直面“校招”高薪,HR有話要說
添加時間:2018-10-25 10:49:38
瀏覽次數:
0
最近,一份在互聯網上曬出的校招高薪清單,在人力資源行業引起軒然大波,在這份清單中,部分大牌企業如騰訊、華為、今日頭條等開出的年薪薪資竟然高達30萬以上,年薪25萬竟成了“白菜價”。
作為一名從事招聘工作多年的HR,和許多同行一樣,看到這篇報道后,有喜有憂。喜的是,單位開出的薪資高了,招起人來自然得心應手,憂的是,這些數字真的可信嗎,就算真的可信,那也是“別人家”的單位,有對比必然有傷害,傷害的必然是全大多數。
其實,那股看熱鬧的勁過后,仔細思量,也就那么回事,作為一名HR,不要單停留在看熱鬧、瞎起哄的層面,還應該積極地、有建設性地做一些事情。
理性看待這份“高薪”。
從客觀來講,能夠提供這份高薪的單位,少之又少,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并且只局限于北上廣深杭等一線大城市,而大多數企業,卻并不都在一線大城市,提供的薪酬水平要與當地普通水平相聯系,并不都需要提供這么高的薪資。
就事實而論,能夠拿得下這份高薪的應屆生又有多少,拿得下且愿意拿的只能是極少數。以華為為例,其提供的年薪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可是每年照樣有許多人才選擇從華為辭職、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高薪同時意味著高壓。
再者,從網絡上流傳出的這份高薪,其實是從一款開發不久的APP上流傳下來的,這款專門針對薪資信息進行收集的APP,本身收集信息的精準性都還有待考量,其發布的信息作為日常參考也許可以,但是上升到足夠的標桿高度,確實有些欠妥。
做好“校招”,需要發揮自身優勢,并非都拿“高薪”說事。
每個單位、每位HR可能都會涉及或者參與到校招,校招也是我們引人、進人的重要渠道,畢竟,應屆生是個特殊的群體,有著無可復制的特性。那么,看到這些流傳出來的高薪,我們是不是就要被嚇倒了呢?
其實大可不必,前面也講到,需要理性看待這份高薪。當然,有實力的大企業當然可以積極效仿,不惜重金,尋得良才。然而,我們要建議的是絕大多數單位,其實,引人、進人并非都是靠高薪說事。
我們可以結合本單位自身的優勢,挖掘本單位自身的特點,比如是體制內單位,那就沒有必要去拼收入,可以突出體制內的穩定、相對輕松和隱性福利;如果是小企業,那更沒必要去拼收入,可以強調單位的發展前景,寄予員工良好的職業發展愿景,有更多的成長空間,有相對靈活的工作模式。
如果是新興行業,可以宣揚單位的自由文化、和諧氛圍、團隊建設以及良好的工作環境;如果是老牌單位,則可以彰顯單位在員工教育、培訓、成長、晉升上的重視和優勢,在安排住房、配偶就業上的照顧,等等。
總之,結合本單位自身的實際情況,突出特色和優勢,深挖潛力和前景,并非一定都需要拿高薪來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