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工作是一開始就能看到前途的?
添加時間:2018-06-29 14:14:39
瀏覽次數:
0
臨近畢業季,每年畢業生到了這個時候,就會糾結自己到底該怎么樣選擇。其實,很少就有能思考清楚自己到底要選擇什么樣的路去走,大部分同學其實是迷茫的。
2017年的795萬名應屆大學畢業生中,520萬人投了10份以上的簡歷才找到工作。破解大學畢業生就業難,需要政府在宏觀層面上統籌謀劃,需要全社會通力協作,然而作為畢業生,也有一個直面現實的問題。就業觀務實,也不只是應對嚴峻就業形勢的無奈之法和權宜之計,其實,務實的就業觀,能讓大學畢業生在職場上走得更扎實,走得更遠。
倒是如果在求職擇業上不能擺脫傳統觀念束縛,認為讀了大學,手握文憑,就應做個“白領”;除了“白領”的位置,其他一切崗位都不屑一顧。又或者對報酬收入、福利待遇的期望值過高,不是高薪職位就概不考慮,總之是走進了只想高就不愿低就,那才是是作繭自縛,會自誤其事。
做什么工作本來并不關乎體面,能否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價值、表現自己的能力,才是更重要的。“先就業”有啥干啥,有業先就,未必就是大材小用;既有真才實學,在一個崗位上盡心盡力,用自己的才智把工作做得精益求精,同樣也是才盡其用。更不必說,尋找就業的空檔,先建立短期職業發展目標,然后建立長期職業生涯,乃是一條既符合當前利益又符合長遠利益的發展之路,又有什么不好?
對于大多數畢業生來說。理想的就業狀態也非一九二九,一個人的職業發展路徑通常經理生存期、發展期和事業期。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理想的就業狀態也非一蹴而就。一個人的職業發展路徑通常要經歷生存期、發展期和事業期。對于大多數畢業生來說,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盡管還有詩和遠方,但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生存能力,很難談發展談理想。經過職場歷練,度過生存期來到發展期,職業能力得到提升,積累了更多的資源和平臺,逐漸形成個人核心競爭力,同時也將探索和發展更多的職業可能。最后,在實踐中努力實現個人價值,職業進入事業期,達到自我實現。
當然,終極的自我實現是不存在的,如同人的需求一樣,當某個個人價值被滿足后,會有新的價值訴求出現。新的價值訴求將人帶到新的更高的層級,在更高的平臺上,會再次經歷“生存、發展和事業期”,循環往復,呈現螺旋上升的狀態。所以,在個人需求和職業要求與理想就業狀態有差距時,先解決好生存問題。以理想職業為目標,在實踐中繼續探索調整、鍛煉能力、積累資源,尋找機會和平臺,實現理想就業的轉化。
求職技巧固然重要,但平常的積累和學習提升才是關鍵。就業與擇業究竟哪個重要,實際上說的都是“如何實現理想就業”。對于在校大學生,要盡早進行自我探索和職業世界探索,了解個人對職業的需求以及職業對個人的要求,有意識地學習相關的崗位知識、鍛煉技能、培養個性品質,提高就業的主動性。在未能滿足要求時,先解決好生存問題,在實踐中學習和提升,努力探索更多的職業可能,實現個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