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中央向即將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交了39件提案。其中,作為農工黨中央多年來持續關注的重點,醫療衛生領域的提案占了三分之一。而農工黨中央今年的“一號提案”則提出了“關于推進國家醫療保障管理體制改革的建議”。
目前,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已經基本實現了全民覆蓋。根據國家統計局2月26日發布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我國2014年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已經達到59774萬人;而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2013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3年底,全國新農合參合人口數達8.02億人,參合率為98.7%。
農工黨中央提案指出,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各方利益博弈日趨激烈,醫保制度設計和管理方面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并成為深化醫改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除此之外,農工黨中央在完善醫療保障制度方面還以單獨提案的形式提出,“關于完善大病保險制度的若干建議”。農工黨中央認為,大病醫保是“促進互助共濟和社會公平正義的重大舉措”,而“籌資模式和補償模式的合理設計,將直接決定大病保險的實際保障效果和基金支付壓力。”
分兩步整合三大醫保
農工黨中央在提案中提出,目前醫療保障管理體制當中的突出問題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保障效能體現不足;二是調節功能尚未有效發揮;三是綜合監管作用明顯滯后。而從其提案中的建議可以看出,農工黨中央認為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上的分散。
目前,我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和居民兩部分由人社部門管理,而新農合則由衛生計生部門管理。
關于基本醫療保障管理體制整合的問題,在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中就明確提出三大醫療保險“分別整合由一個部門承擔”,在隨后的任務分工當中還明確了時間表:2013年6月底前完成。
但這項整合工作的難度和爭論很多,至今未能完成。農工黨中央從機構整合和醫保整合兩個方面提出了實施的具體建議。
在機構整合方面,農工黨中央建議將兩個醫保管理機構的人員、設備進行職能整合,成立省市級統一的‘醫保基金管理中心’,統一業務管理,統一經辦服務,對市、(縣)區、鎮合管站及社保中心實行職能合并、垂直管理。
而在三大醫療保險的整合方面,由于目前不同醫療保險的補償待遇標準差別很大,醫保整合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全體國民公平享有的均等化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農工黨中央建議,“三保合一”可以分兩步實施。
第一步:在2017年前由本屆政府完成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的整合,形成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第二步:在2020年乃至更長一段時期內,使城鎮職工基本醫保與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在籌資與保障水平上實現公平統一。
而在完善配套制度方面,農工黨中央則提出壓縮醫療服務成本、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等建議。
完善大病醫保制度
為了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國家六部門在2012年8月公布了《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我國開始探索建立大病保險制度。
據保監會副主席黃洪透露,截至2014年底,16家保險公司在全國27個省(區、市)的2000多個縣開展大病保險,覆蓋人口7億人,占應覆蓋人數的近70%。但同時也存在定位問題、統籌層次偏低等方面的不足。
農工黨中央認為,大病保險制度的關鍵問題在于基金的收支平衡,并就完善制度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建議。
在界定保障目標方面,農工黨中央建議我國各地區大病保險的起付線,首先應區別城鄉分別訂立,其次應根據收入水平進一步細化,制定多檔起付線。另外,對于因接種疫苗引起的嚴重異常反應和導致殘疾的兒童,建議按大病醫保的方式進行醫療費用報銷。
對于關鍵的收支問題,農工黨中央認為應科學設計補償模式,如對突破政策范圍內報銷目錄的費用開支采取謹慎態度,而應采取試點創新的思路拓展融資渠道,如加大個人繳費、購買商業配套的補充保險等。
與整個醫療保障管理體制類似,大病保險業存在統籌層次低的問題。黃洪透露,只有少數地方實現了省級統籌,部分地方還存在縣級統籌情況。
農工黨中央認為,“大病保險的公平性能否充分實現,取決于基金統籌層次的高低,有必要將大病保險的統籌層次上升到省級。”
此外,農工黨中央還在提案中建議,加強大病保險定價機制建設,完善大病保險統計制度和財務獨立核算規定,并開展大病保險試點追蹤調查并建立評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