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的最大威脅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我過去常常認為,自由企業最危險的敵人是官僚、工會頭頭和社會主義者。現在我不那么確定了。對公開市場和發明造成更大威脅的,或許是那些利用規章打壓創業者的企業主。借助健康和安全、就業、規劃、環境、建筑、交通等方面法規而蓬勃發展的許多企業如何呢?它們與政府機構一起,以種種手段讓小企業窒息:培訓、手冊、表格、測試,還有五花八門的費用,擠占了小企業用于服務客戶的資金和管理時間。每項新規都為這些供應者提供了更為有利可圖的工作,而創業家們別無選擇只能購買這些東西,否則它們就會受到罰款或停業處理。
為政府服務的企業只聽命于政府,因此它們變得精于投標和利用招標體系,而不是降低價格或提高效率。隨著政府將私人部門擠出,在經濟中占據了更大的份額,資本主義的原則遭到歪曲。任人唯親和壓力團體(占據主導地位,而不是基于質量、服務和價格供應產品的做法。
我指的是金融家,以及那些通過生產生物燃料而非食品而剝削美國納稅人的農民。改變農用地的用途,促使許多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但讓那些享受綠色補貼(這種補貼是錯誤的)的人變得富裕起來。這些既得利益者大力游說,讓這種低效率生產能源并導致災荒的扭曲現象繼續存在下去。
政客們、公務員和他們的同謀(律師)無休止地立法限制自由貿易,以此來證明他們的存在是合理的。寄生蟲們幫了他們的忙,也就是把這項任務轉移給政府,利用壟斷地位、撰取牌照并限制新的競爭對手。這些法規總是基于一些虛假的理由,例如協調一致、保護消費者、防止濫用等等。此類干預往往會遏制競爭,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對公眾造成損害。
隨著政府越來越龐大,它就會越來越密切地監管著所有領域的商業活動。英國有逾650家監管機構,每一家都讓創業家的日子難過一點。許多監管機構對其監管的企業收費,因此它們可以辯稱成本并非由納稅人承擔。但這些成本以更高的產品價格傳遞到了消費者身上,因此我們全都在以某種形式付費。
規章制度通常都對大企業有利,對后進入的小企業來說則是障礙。根據我的經驗,不論是廣播、制藥、銀行還是保險行業,規則都是有利于現有企業的。現有企業擁有后來者可能費盡力氣都拿不到的許可和執照,并與監管機構關系不錯,也經常能夠拉攏那些原本要對其履行監管職能的監管部門。大企業抵制創新,這是因為創新可能有損它們的壟斷、利潤或特權。另外,監管機構往往行動遲緩,跟不上科技與時勢:只要看看媒體行業的混亂狀況就清楚了。舉例說,由于互聯網監管松散,傳統媒體已陷入了不利境地。
但是,技術的確有助于破除障礙,讓初創企業得以“闖進聚會”。至少,政府采購已變得更透明,有助于讓幕后交易曝光。
同時,債務危機正迫使各國政府縮減開支,私人行業受到的擠出效應因此有所減弱,真正的選擇也就有機會出現了。此外,大多數專家都同意,西方必須放松管制并鼓勵創業,以創造更多工作崗位,這樣才能保持競爭力。
然而,監管機構將會為了自身生存而行動起來,而那些在監管之下以隱蔽手段勝出的企業將跑到部長們那里小聲嘀咕。有些監管規定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有很多規定只是為滿足特權企業而做的官樣文章。監管機構天生會和某些特定企業繁殖、發展一種病態的共生關系,這種關系會扼殺選擇、創新、就業創造和競爭力。
政治領導人倘若想要培育出世界級的企業,就必須采取果斷的措施,并像所有改革要求的那樣,毫不留情地截除發生壞疽的肢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