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名為“秘密”的匿名社交應用突然躥紅。然而,特殊的中國國情以及特別的產品特性使得其命中注定是一個曇花一現的短命鬼。
“秘密”,一款匿名朋友圈的社交軟件,上線僅一天就名列App Store總榜第13位,社交榜第1位。用戶可以看到來自本人手機通訊錄內聯系人發布的各類匿名信息,但你只知道是熟人發送的消息,卻并不知道具體是哪位。由于無法確認具體的身份,所以大家也敢于在此暢所欲言,有吐槽、有爆料、還有各種發泄、八卦,一時之間激起了大家窺探身邊人隱私的欲望。
“秘密”基本效仿國外的一款名為secret的軟件。其迅速爆紅可以說是沾了微信朋友圈的光,因為目前社交應用中以微信為首的熟人社交是主流,朋友圈里充斥著領導和客戶,讓用戶在表達觀點時畏手畏腳。“秘密”提供了一個可以為所欲為、暢所欲言的場所。
然而,一鯊認為,由于下面的三個原因,使得“秘密”注定不可能長久這么紅下去。
首先,中國的特殊國情和中國人的特殊特點使得“秘密”會充斥更多的假消息,充滿太多的戾氣和負能量,很容易成為被打擊和取締的對象。
中國社會目前最大的特點是壓抑,無論是貧富差距過大,還是社會公平問題,都導致人們的壓力巨大,活得比較壓抑。看看微博吧,上面基本上都在充斥負能量,本來很美好的東西都會收獲一片叫罵聲。如果說微博是實名登記的話,“秘密”完全是匿名,給用戶的感覺是根本不用考慮后果,所以導致“秘密”上YY橫行,負能量爆棚,假消息橫飛。
最近互聯網行業的兩個例子就都是在秘密上產生,然后以訛傳訛。一個是百度李明遠辭職,另一個是劉強東辭任京東集團CEO。這兩個消息都被人在“秘密”上爆出,然后被媒體、微信自媒體跟進,在沒有得到當事人回應的情況下,擅自報道,引發軒然大波。最后被證明是假新聞。
如果你看看美國的secret,再對比一下中國的“秘密”,就可以看出兩個國家的不同,可以看出兩個國家國民的心理狀態。中國人本質上沒有信仰,所以一旦沒有束縛,容易做出格的事情,容易人格分裂。其實中國也不可能沒有束縛,監管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就像微博當年開始時候,謠言橫飛,后來監管部門強勢介入,要求實名注冊,并強化了打擊。現在的“秘密”也難逃被嚴厲監管的命運。
其次,雖然“秘密”可以暢所欲言,但并不意味著你不會對所說過的話負責任,如果一旦有處罰的案例出現,將極大地打擊人們使用“秘密”的熱情。
根據公安部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互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規定,利用社交平臺對他人進行侮辱或誹謗,不構成犯罪的,應當由公安機關對其依法做出行政處罰。如情節嚴重,則可能構成侮辱罪或者誹謗罪。當被侵權人對侵權信息提出刪除等合理請求時,軟件運營方有責任及時采取措施,以制止侵權內容的存在和傳播,否則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賠償責任。
再次,“秘密”從產品屬性上更像是媒體,缺乏比較強的傳播和社交屬性,這也使得其更像是壓力釋放游戲,而非能像微博、微信那樣的普適性產品。
“秘密”的內容從現在來看,基本上是三大類:情緒宣泄、告白、爆料。“秘密”更像是“朋友圈+微博”的雜交產品,是匿名的朋友圈,發布類似微博那樣的消息,可以說具有朋友圈的皮和微博的肉,但卻更加封閉。這些都造成“秘密”的信息是單向的傳播。由于信息敏感,匿名設計,這使得用戶無法實現之間的交流溝通,無法建立社交平臺,無法像微博那樣實現大規模的傳播。
比如辦公室戀情就是“秘密”上非常熱門的內容。“今天我上了XX,明天我和XX搞了”這樣的內容比比皆是,但對比現實,大部分這樣的內容都像是主人公的YY和想象。看來看去,很多身邊的朋友都反映,“秘密”越來越像是意淫,偶爾翻翻就當是緩解壓力、圖個樂子,滿足一下偷窺欲,其實沒什么太大的價值。
這些都注定“秘密”更像是一個小游戲,而無法成為像微博、微信那樣的普適性產品,當然,這個產品也有其生存空間,只是更為小眾和短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