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業在人才市場的發展與競爭中脫穎而出。來勢洶涌的獵頭潮讓人們由不懂、鄙棄到認識、介入,其行動、事實已無可辯駁;高級人才由高薪誘惑到換位審視再到創業夢圓,價值、人性得到再次提升。人才市場悄然興起的獵頭潮,為高級人才“秘密戀愛”,尋找“新伴侶”,提供了你知我知的“真空”地帶,“湊和過日子”的觀念逐漸為高級人才所摒棄。
奔獵大市場 任爾疾馳騁
中國大陸獵頭業,已由幼稚期進入成長期,越來越多的高級人才對此表示歡迎,各界人士也漸漸由反對轉入不反對或接受。
大陸獵頭業所面對的市場非常廣闊,由于人才交流中心所提供的多是初級人才,中高級人才和將帥之才屬鳳毛鱗角,獵頭業就格外令用人單位注目。高級管理人才包括總經理、高級行政人員、人事經理、業務經理、財務主管、總工程師、星級飯店經理等,雖公開人才市場上有,但已屬“俏貨”,其“質量”又多不穩定。前來獵頭公司挖人的單位,外資、合資企業占80%,以外國知名大公司的跨國公司分公司為主。外國企業紛紛挺進中國市場網絡版,急需內地各種高級人才加盟,以站穩腳跟、推動本公司的中國市場的廣度。由于內地人才對本地市場和本區域實際情況的諳熟,駐各大城市的數千家外國公司老板,近來競相起用本地人才,讓他們全面進入高層管理圈,以求得在華業務和利益的進一步拓展。外企老板明白,在某種程度上,誰贏得了中國的高級管理人才,誰就贏得中國這個廣闊的市場;誰不重視中國的高級管理人才為其所用,誰就會在中國打被動仗,所以他們不惜重金、求賢若渴。其中,北京管理、技術人才在外企中的地位正迅速爬升,外企老板“北京人化”浪潮已開始波及財務總監、乃至駐華首席代表等高層職位。廣東當前正經歷“人才恐慌期”,僅廣州一地每年短缺中高級人才就達8萬人以上。南京市場也頗大,南京每年成立的外資、合資企業多達3000余家,即使每家只需要8名高級人員,每年至少需要2.5萬以上的人才。各中小城市,也聞風而動,廣聚良才。
寬梯帶的高級人才需求,迫切需要獵頭公司推出高質量的“拳頭產品”,于是獵頭公司發揮自身挖地三尺之能事:所在城市乃至全國現有在職的最優人才,盡被網入各獵頭公司的獵手視野,各自列出叫得響、過得硬的“紅名單”,一經客戶認定,便各施絕招,想盡各種方法,將獵物“擒獲”到客主面前。北京一家獵頭公司稱,除去國內軍工企業的臺柱人才不挖外,其他所有在職的高級人才都是他們的攝獵目標。
為提高工作效率,獵頭公司大多配置了現代化的辦公設備,電腦網絡、傳真復印、手機傳呼、照相攝像、高級轎車等一應俱全,同時專設資料處理員進行資料分類、歸納、提示,每家獵頭公司都有一個分類細密的人才資料庫。比如香港寶鼎獵頭國際有限公司人才庫里,計有7000—8000個香港高級行政人員的檔案,其第一渠道是每天由專職資料員剪存、復制報刊雜志以及網絡上的高級人才的升遷委任消息,第二渠道是派遣獵手參加各種大型商務活動或社交活動,尋找合意的獵物,并搞定他的各種相關情況,然后,把各種渠道的信息存入電腦,隨時補充,日日更新,以便隨時調用,同時要根據客戶的人才需求變化,把握市場動向,靈活掉頭,站在市場的最前沿,使自己處于不敗之地。
紛紜論說誰透徹
盡管獵頭業在我國的發展還較新異,大多數的人對之知之甚少,但是它已激起現有人才配定位置、人才使用價值及其環帶人、事、物的“千層浪”。獵頭業的強大動勢,對于人才資源向市場經濟某些環節的配置拉動,其影響已涉及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一旦人——這個創業的關鍵因素,生存、發展空間得到高度延伸,將引起國家經濟、區域市場、企業單元、個體人生的全方位的利益變化與調整,從而引發社會、經濟的深層次的矛盾,特別在企業人事管理制度、分配制度上引發一些亟需解決的新問題與新矛盾,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從目前看,獵頭業對于現有的“人才使用終身制”具有摧枯拉朽的作用,各種有用人才逐漸向經濟效益好的環節流動,脫離“死死滅滅”的微利、虧損企業;從長遠看,獵頭業從引發經濟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到解決矛盾,對于我國經濟與市場的推動、影響,是持久深入和前所未有的。
“獵頭公司”的誕生決非偶然,它是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應運而生的。高級人才爭奪戰在人才大戰的硝煙中倍受企業界和高級人才的垂青,使獵頭業成為一道矚目的風景,自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爭論。
獵頭公司在社會上“挖人沒商量”的做法,曾招致一些人的非議。有人認為,獵頭公司在現實生活中是一股暗流,是在人才市場中“攪混水”。這些“挖墻角”、“奪梁柱”的獵頭公司,對于當前國有大型企業的人才流失,負有直接責任。內地、沿海的一些“國企”眼睜睜地看著人才跳槽,就好似“動脈”被割開了一道道口子,血液在汩汩外流,這樣下去,國有企業和我們的科研部門不是要被“挖”完、“挖”垮嗎?
有人認為,獵頭公司最主要的服務對象是外資企業,而其“挖”的主要目標卻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和科研單位,這不是“吃里扒外”嗎?
獵頭公司明挑,只有競爭才能發展。如果一個單位連人才都留不住,只空喊“愛國”,卻不“愛惜人才”,這又意味著什么呢?
而許多專家則認為,利多利少不能只看局部,如果一個人才在原單位無用武之地,或懷才不遇,沒人去挖他,對于整個社會是個極大的浪費,這才是利少弊多。被挖走人才的單位或公司,應主動反省人才流失的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因為高級人才是社會的、世界的,不是哪一個單位、哪一個公司的“私有財產”。
北京一位專家認為,獵頭業行為,被簡單地視為有失道德的行徑,是不全面的。獵頭公司為客戶獵取了公開渠道得不到而又十分急需的人才;同時也為那些不愿過早暴露跳槽思想的精英人才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順應市場需要。一家獵頭公司有一副對聯寫得好:獵頭公司取才有道,人才價值鋒芒逼人。
說到底,獵頭業是牽動高級人才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結合部,作為一種新型而頗具市場前景的人才流動模式,獵頭業對人才市場和經濟的各個領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長時間保證獵頭業的健康發展,可以通過立法來界定其行為,對行為偏離者要依法追究。極少數獵頭公司在業務經營中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利用行業隱蔽的特點,采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違反國家有關的政策和法規,擾亂了人才市場的秩序,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監督。同時獵頭公司,也應建立自我約束機制,以國際通行的工作規范,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規范操作,“取才有道、取才有序”,創造良好的信譽,樹立獵頭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