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問題要問我嗎?”想必不少求職者,都對這句話印象深刻。沒錯,這正是面試反問環節的熟悉“臺詞”。
許多求職者在面試回答部分準備得很充分,但一到反問環節,卻犯了難。
有人不知所措,扔下一句“我沒有問題了”就匆忙結束對話。也有人滔滔不絕,問了一系列問題,卻沒一個問到關鍵點上。
前者會讓面試官覺得求職者對公司沒多大興趣,后者則容易被誤認為對崗位職責不了解。
其實,面試反問環節看似無關緊要,卻是面試官考察求職者綜合能力的一部分。那么,該如何選擇反問環節的問題呢?以下5個問題尤為重要。
部分求職者在面試的時候不敢反問,認為自己是被面試的一方,怕反客為主。
這個時候,為避免生硬的反問,最好的開場問題便是:“當初是什么原因吸引您加入公司呢?”
一方面,可以側面幫助我們了解公司的發展情況,知道公司吸引人的點在哪里。
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機打開面試官的話匣子,從個人故事開始,分享其進入這個行業,進入公司的契機。調動起聊天的氣氛,拉近彼此的距離。
畢竟,面試也是溝通的一種,而在溝通互動的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是很愿意講自己的過往和經歷的。
這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面試的崗位更適合哪類型的員工。
如果面試官回答:“希望能性格開朗,善于溝通。”說明公司更希望新員工能注重溝通協作,會需要比較多工作上的對接。
如果回答的是:“最重要的是認真負責。”說明團隊氛圍比較嚴肅踏實,更喜歡埋頭苦干,默默把事情干好的員工。
通過面試官的回答,求職者也可以看出領導是怎么樣的人,以及和這個領導的磁場匹不匹配。
在企業管理中有個共識:“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能。”這句話同樣也適用于求職者。
如果進入一個與自身性格不符的工作環境,可能會感到內耗和焦慮,這種負面情緒會不斷消耗自身能量,從而大大降低工作熱情。
崗位的晉升路徑關系著我們的職場發展。
有些公司待個十多年都沒有升職加薪的機會,歸來仍和新人處于同一梯隊,甚至薪資還比新來的還低。
有些公司每年都有調薪計劃,會根據工作成果決定晉升情況。
朋友之前面試過一家公司,當問到崗位晉升路徑時,面試官的回答是:“我們的晉升路徑有兩種,根據你的個人意愿進行選擇,當你工作到一定年限時,可以考慮管理崗的方向或繼續深耕專業方向。”
“管理崗的薪資變化自不用說,專業崗分了5個級別,每年有一次升級考核機會。”
聽到這個回答,朋友最終選擇去到這家公司。因為其后續的職場規劃是想深耕專業,搭建起技術壁壘,正好符合未來規劃。
提前詢問清楚,一方面方便求職者進行后續規劃,另一方面對HR而言,詢問崗位的晉升路徑,代表員工穩定性相對較高,能變相為自己加分。
公司是否有內部員工的培養機制?
這個問題可以表現求職者積極向上的一面,同時也可以觀察到公司是否重視員工培養,是否擁有足夠的培訓資源。
一般來說,內部員工的培養機制有:公司內部的課程培訓、外部專家的知識講座、外出交流的學習機會等,或是一對一幫扶指導、輪崗體驗等機制。
朋友小林之前面試過兩家公司,當問到這個問題時:
A公司的回答是:“我們會有不定期的培訓課程,表現好的員工有機會去總部交流。”
B公司的回答是:“我們每月會定期組織一次內部學習會,每年各部門都會有兩個名額外出公費研學,對于在職期間考取專業證書的員工會有學費補貼和合格獎勵。”
對比之下,B公司的培養機制顯然更規范,更成體系。
最終,小林選擇了第二家公司,并在一年后,通過學習交流,從中吸取了更多的知識,并結識業內不少資深大佬,實現自我成長和向上社交。
一個好的職場平臺,會對個人的職業生涯產生助推作用。因此,對求職者來說,選擇一個有發展前景,培養體系更全面的公司更為明智。
通過這個問題,可以提前了解下一步要做什么,方便進行之后的規劃。
如果面試官回答:“目前項目正在籌備階段,后續會頻繁用到某個特定的技能,你可以提前準備下。”
此時求職者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加強相關技能的學習和鞏固,以便后續入職能快速上手工作,留下辦事利索的好印象。
同時,這也代表你是一個思想縝密,做事有計劃的人,善于提前學習和準備,這也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能力。
總之,反問環節既要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也要借此機會問清楚公司和崗位的具體情況,進而判斷與自身發展是否相匹配。
如果前面表現都不錯,卻因最后反問環節失分,真的很可惜。如果前面表現平平,但能在反問環節拋出一些亮眼的問題,那么就有可能力挽狂瀾,扭轉面試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