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行業環境的變化已觸發我國經濟的調整與變革,5月26日,在“2019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以及業界權威專家紛紛指出,隨著監管規則的日益完善,互聯網金融等風險專項整治的深入推進,全社會對于金融科技行業的認識逐漸回歸理性。但金融科技的融合發展導致了金融邊界的模糊和科技滲透到金融。在此背景下,如何監管、監管的界限是什么,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討論。
回歸理性再出發
“金融與科技的結合不是最近才出現的,而是一直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金融=制度+技術+信息。”霍學文表示,21世紀之后,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了金融科技質的飛越。2012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金融科技的領域當中。霍學文將金融科技概括為“ABCDEFG”,具體而言:A指AI,人工智能;B指Blockchain區塊鏈;C是Cloud Computer,云計算;D是Big Data大數據,E就是Ecological生態化、綠色化;F是Face ID,即人臉識別;G就是5G。
天津大學講席教授張維則在論壇上發表演講時指出,技術創新是未來金融科技的試金石,具體表現為,拓展客戶觸達的渠道和方式;擴展信息來源渠道和處理方式;金融風險管理流程模式變革。他總結稱,技術對金融運營模式和創新產生了很多思路、工具,也就形成了今天的金融科技。這些創新在客戶觸達、風險識別、風險控制方面幫助我們提高金融運行的效率。
金融科技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熱詞,也成為延續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接力棒。“金融科技要在有效監管下規范發展。我們一定要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科技發展的生態機制,也就是說監管要明確,業界要負主體責任,研究者要有正確的導向,包括媒體在內要加強金融科技的啟蒙。否則我們所受到的金融風險的影響會比2G、3G時代要大得多。”霍學文強調,由于監管規則的滯后性和違法金融活動的低成本性,導致行業一度無序發展,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但隨著監管規則的日益完善,互聯網金融等風險專項整治的深入推進、虛擬貨幣“炒幣”風潮和P2P平臺爆雷的教訓以及地方金融監管體系的初步建立,全社會對于金融科技行業的認識逐漸回歸理性。
金融科技助推一些風險外溢
金融科技的本質是金融,科技在推動金融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新類型風險。
在霍學文看來,金融科技實際上是與金融+科技為內核的金融生態體,很難在某一個側面給它一個明確的精準的定義,所以金融科技的融合發展導致了金融邊界的模糊和科技滲透到金融。所以監管的界限、監管的規則,在金融科技時代需要大量研究和加強。他強調,由于金融科技具有開放性、延展性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市場的固有風險和金融媒介的風險。“我們現在遇到的信用風險、合規風險、技術風險、市場風險這些都很容易在金融科技的助推下風險外溢。監管行為的滯后或者說非法金融活動的增多都會增加金融科技時代金融的風險。”
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孫揚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風險化解始終是金融監管機構非常重要的事情,聲稱自己是金融科技的業態和企業很多,要建立一套系統化的金融監管科技方法和系統,通過科技手段,自動化實時識別和防范金融科技企業的風險。此外,大數據、風控、AI 和區塊鏈方面的人才,是金融科技的根本。
“金融科技是中國未來非常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但同時,金融科技也面臨著核心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各方面的挑戰。”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挑戰就是關于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在金融科技如此迅速發展的今天,金融科技的技術、研究、研發、管理人員還遠遠不足。對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而言,需要巨大的人才儲備來構建堅實的基礎,以推動金融科技的長遠發展。
突出技術、強化金融屬性
對于監管而言,如何在鼓勵創新和控制金融風險之間取得平衡也是亟待關注的問題,不管是“破”還是“立”,重在把方法用活。
在霍學文看來,“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要突出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強化金融屬性,通過不斷夯實技術根基才能更好地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服務實體經濟”。他強調,金融科技的底層技術首先是源代碼技術,其次是安全技術,然后是金融的發展底層技術。有了底層技術,第二個就是與監管和風險防控相關的技術。第三個層面才是應用層面的場景化技術。“如果沒有安全技術,沒有強大的安全技術做基礎,金融科技與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其實就是一頁紙的間隔。”他說道。
金融業與金融科技相結合這條路,是未來金融業要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對于金融科技未來監管的重點,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分析認為,首先依然是劃定底線,對非法金融活動零容忍打擊;其次是推進目前的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理順行業秩序,實現優勝劣汰,風險出清;再次是在整治基礎上,完善監管制度,形成一套符合市場規律的監管體系,推動金融科技的作用發揮。
在推動金融科技的作用發揮上,監管一直不遺余力。5月21日,北京市推出金融科技協同創新平臺,主要通過加強信息整合和數據共享,整合龍頭企業、頂尖團隊技術研發能力,探索形成底層技術行業標準,向行業全面開放,促進對金融科技實際應用領域的技術輸出。
霍學文透露,就北京而言,由于北京具有金融與科技資源的雙重優勢,針對金融科技的屬地監管,極早謀劃探索形成了北京市自己的“1+3+N”的監管體系,以自律監管為依托,以產品登記、信息披露、資金托管三大監管措施為核心,以行業大數據平臺、托管平臺、行業并購基金、行業風險處置機制為一體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