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哪一種困惑,無非是選擇和被選擇的問題。人需要為自己負責,想要有選擇的自由,就必需具備選擇的底氣。
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觸到的求職者或準職場人,不少都對職業發展有著許多困惑:有人心憂求職;有人為擇業糾結;有人為跳槽動搖……不管是哪一種困惑,無非是選擇和被選擇的問題。人需要為自己負責,想要有選擇的自由,就必需具備選擇的底氣。
對工作“一抹黑”的求職者常現
從學生時代起,就應留心開始為職業生涯做準備。一位HR曾抱怨,在招聘工作時面試一些畢業生,手握本科學歷,卻連基本的溝通都有問題,不敢和面試官對視、不敢大聲回答問題,令HR頗為頭痛。而不少畢業生對工作挑挑揀揀,完全不了解就業市場和自身情況的匹配程度,也成為就業的一大阻礙。
畢業生需要做的是客觀評價自己的特長和能力,了解自己在競爭市場上處于怎樣的水平。多方搜集資料,找機會與HR、在職人士溝通,了解招聘市場大勢、了解什么類型的企業需要什么類型的人才、了解哪些行業或公司缺人、了解特定的崗位具體是做怎樣的工作,用這些信息與自身的情況匹配,再做職業規劃。做到 “知市場”和“知己”,就可以避免求職兩眼一抹黑的情況。
規劃職業從三大考量重點著手
應利認為,性格、興趣、能力是做職業規劃三個最重要的考量點。
性格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不同性格的人適應于不同的行業和位置,一個自由、獨立、充滿創造性的人如果當基層公務員,一定活得渾身難受;把一個安靜、內向、敏感的人放在銷售位置,想必也容易心理崩潰。想要了解自身性格與職業的匹配,可以通過專業機構進行相關的測試,獲取專業的建議,有助于找到合適的工作。
興趣與性格有一定的相關度。面對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會投入更多精力,更容易把工作做好。問題在于,畢業生往往缺乏工作經驗,對自己究竟適合什么行業、什么崗位沒有清晰的認識。應利在與一些職場新人溝通時,時常聽到這樣的話,如“原:是因為喜歡才選擇這份工作,結果做了才發覺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樣。”要先了解市場、了解行業,不能光憑想象作出選擇。求職時對該職業并沒有興趣,但在工作的過程中逐漸培養了興趣。要提醒的是,興趣可以被培養,能力也是可以被培養和鍛煉的。
不同職場階段關注點各異
職業生涯規劃要分階段來做,應利將現代人的職業生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工作不滿5年的人,處于職業生涯的“前期”,應該首先關注能力的提升。這個階段,鍛煉越多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工作6年以上,進入了職業生涯的“中期”,此時賺錢越多的工作就是好工作。這個階段要想賺錢多,必須在前期鍛煉多。
而對于非常資深,甚至是接近退休的人來說,喜歡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這種“為鍛煉――為賺錢――為愛好”三個階段的劃分,不論對畢業生求職還是資深員工跳槽,都有一定的參考作用。當動起跳槽念頭時,最好想清楚自己是為了什么而跳,是為能力鍛煉提升、為賺更多的錢,還是為了愛好。應利建議年輕人多為了鍛煉而跳槽,只有在職業生涯前期充分成長提升,未來的路才會更加寬廣和光明。
專家支招:對未來迷茫的應屆畢業生不妨先在一個崗位工作2年。
職業規劃是一個持續性、變動性的過程。人不可能一時就把一生的軌跡都定好,但可為自己設定中短期規劃。建議廣大畢業生求職時眼光不要放得太高,很少有人能一蹴而就地找到一個完全滿意的工作。如果是非常拔尖的人才,有足夠的籌碼來擇業;而對更多普通的畢業生來說,不妨先明確一下自己當前夠得到并能學到一定能力的職業定位,在一個崗位上安安定定工作2年。對于工作經驗不滿2年的人來說,職業規劃的重點在于認真做好手上的工作,并且明確自己真正喜歡和擅長的領域。初入職場,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喜歡怎樣的工作,但做久了或許就“日久生情”,即使工作了一段時間還是不喜歡這份職業,踏實工作的人有更多機會受到賞識,從而盡快脫離不喜歡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