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4月份的一番波瀾后,5月的房地產又開始呈現新一輪的政策收緊態勢,不僅僅從樓市,還包括從土地市場的整頓對房地產市場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控。縱觀5月開局,一些城市注定將面臨著新一輪收緊,因為在之前已經發出過預警。
樓市方面:熱點二線城市或迎政策集中收緊
剛剛過去的4月份讓我們真正見識了樓市調控的一城一策。從國家層面重申“房住不炒”,到住建部向某些城市發出“預警提示”,這意味著我們的市場已經有挑戰調控的跡象,否則也不會對房住不炒的基本國策而三番五次重申。
4月18日,常州本地房企新城拿下了鐘樓區一塊地,創造了最高樓面價地王;蘇州這座城市也在一周時間之內,誕生了三宗地王。在戶籍放開的刺激下,各地也在不斷上演所謂的日光盤甚至秒光盤,不管是真是假,樓市好一派熱鬧景象。
住建部根據調研發現,一些城市的確需引起高度關注并發出了預警,而且還對房價波動較大的城市點名,其中就重點點名了呼和浩特、貴陽、丹 東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超過20%。剛點完名,4月28日,丹 東就發布新政,嚴控在售商品住房銷售價格,規定同一樓盤商品住房銷售價格每月環比漲幅不得超過0.6%。以遏制投機炒房、保持市場穩定。在一定程度上該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信號意義。
我們再來看,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各地樓市表現不一。在房地產調控再次定調“房住不炒”的背景下,一線城市反彈放緩,部分區域有所降溫。不過,部分二線城市樓市再次迎來購房人群的熱捧。也就是說,一線城市調控還是比較有效的,市場基本保持穩定,但由于二線城市市場出現了意料之外的火爆,那么很可能要對這些城市進行監管和政策收緊。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在房地產調控“穩”為主的背景下,現階段過熱的城市或將集中迎來新一輪政策收緊。從2018年11月開始,全國各地收緊樓市調控政策的明顯減少,而最近在樓市波動下,市場炒作氛圍再啟,部分城市再次發布調控政策。目前,包括合肥、遵義、深圳等多個城市發布了收緊調控政策,二季度對于熱度較高的部分城市進行政策調整的可能性較大。
如果你還不清楚哪些城市在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名單中,不妨去看看統計局發布的報告中,哪些城市上漲幅度超出了預期。據了解,4月僅北京出現二手房成交量環比下降。其余9城中,蘇州環比增長99.0%,增速最為顯著。
縱然,我也一向看好二線城市的未來發展潛力,甚至不亞于一線城市,但是畢竟我們的政策要遵循房住不炒,以及穩定大局,防止市場出現大幅度的波動,一旦市場過熱,那么等待的必然是調控收緊,這是毫無疑問的。21世紀經濟報道評論稱,就在住建部對2019年第一季度房價、地價波動幅度較大的城市進行了預警提示之后,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4月來,各地包括部委累計針對房地產的調控措施超過60次,環比上漲300%,調控頻率明顯增長。
而很可能這輪調控的收緊還將延續下去,但一定是有針對性的,而并非一刀切。
如果說這個釋放的信號是,哪里過熱打哪里,未來哪些城市將面臨著新一輪政策收緊的趨勢,那么土地市場也是一個重要的調控陣地。
嚴厲打擊土地投機行為,部分城市將適當減少或停止土地供應
我們都知道,住房不夠,供給來湊,但是往往供給再多也填不滿炒房炒地的坑,再多的供給都能讓炒房炒地來消化,那簡直就是個無底洞,他們不需要住,只需要資本,所以,你供應再多如果不進行監管也無濟于事。土地市場的調控也至關重要。
東莞5日對外發布《意見》,將打擊土地投機行為,優化拓展城市空間品質。東莞將嚴厲打擊土地投機行為,將加強對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基地監管,對產業用房的銷售行為以及入駐企業的情況進行動態監督,并將達產驗收履約考核情況與產權分割和不動產權證辦理掛鉤,確保項目的工業效益產出。
總之,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嚴打炒買炒賣,這不僅防止市場被擾亂,同時也能增加供給。
實際上早在4月時,自然資源部表示,全國各地的縣和市,應當根據商品房庫存消化周期,來對城市的土地供應做出管控。消化周期36個月以上,停止供地;36個月-18個月,適當減少供地;18個月-12個月,維持供地水平;12個月-6個月,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顯著增加供地。同樣遵循了因城施策的原則,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都是因地制宜,降低土地資源浪費,搞活土地資源周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