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有任何一個能“拿得出手”的長處嗎?
回想我的大學生涯,我惟一能“拿得出手”的長處就是“說話”:我在晚會上表演過詩歌朗誦,演講比賽得過冠軍,辯論賽得過最后一名,競爭過主持人的崗位(因臉不如嘴精彩而險敗)。種種經歷加在一起,命運就把我很自然地推向了“用嘴吃飯”的崗位:翻譯——銷售——教師——求職咨詢。
請看這個案例吧: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某女生,英語較好,相貌中等,學習一般,社團沒做過,最大的優點是從高中到大學做了6年的生活委員,為人熱心而且細心,十足的大姐式人物。這個女孩,進了英特爾做客服兼銷售,而她最能“拿得出手”的長處是:懂事。
2、如果沒有某個“拿得出手”的長處,你有哪些地方比別人強一點兒?
大學的時候,我在性格上比別人堅強一點兒,在寫文章上比很多人強一點兒。畢業之后,我做了需要堅強的銷售工作,后來又當了老師,出版了《這些道理沒有人告訴過你》這個大部頭作品。這些,都和在大學里“比別人強一點”的本事有關。
我的大學師姐,在打扮方面比我強一點兒,在攝影方面比我強兩點。畢業之后,就靠著這一兩點的比別人強的特點,她進了某公司市場部(市場部的員工需要有美感,土人絕對進不去)。十多年過去了,她從品牌經理助理,做到助理品牌經理,再到品牌經理,再到跨國公司市場部總監。
那么,同學們,你在哪些方面比別人“強一點兒”?物競天擇,你必須在某個地方比別人強。也許你沒有一個超級“拿得出手”的長處,至少你要有幾個像樣的“比別人強一點兒”的長處。
3、你“積極主動”嗎?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系毽球隊缺少一名女隊員(學校規定至少有一名女隊員),大家都不樂意參與(因為都不會踢)。于是,我就報名了,一來,我至少還會踢點毽球(一腳踢飛);二來,我向來比較積極(既然別人不上,那就我來唄)。于是,在毽球比賽場,你會看到一個奇特的現象,只要毽球一飛過來,大家就沖我大吼:“快閃開!”
我一直是個非常積極主動的人:記者團招聘,我跑去應聘;軍訓表演,由于缺少節目,班長讓我去做個朗誦,我也痛快地答應了……后來,當我在耐克、在柯達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我是個什么樣子的人,我都會說:“我是個特別積極的人,比方說,當年,我們系毽球隊……”
4、你有目標嗎?如何確立職業目標?
很遺憾地說,我在大學時代,是一個完全沒有目標的家伙(那時候沒有徐小平老師這樣的名家倡導人生規劃)。所以,我大學畢業之后,開始“胡亂求職”:做了翻譯,干了銷售,試了市場,搞了培訓,最后當了老師,還寫書,還是咨詢師。大學生朋友也許會覺得這樣的人生還挺精彩,但過來人都知道,沒有規劃的職業,嚴重影響了上升空間和薪資標準。我個人的職業發展,只有進了新東方才確定下來,這輩子估計也不會變了。
90年代的大學生,沒有目標無所謂,反正一畢業就有工作等著。現在的大學生,80后一代,沒有目標=不能按照目標打造核心競爭力=難以就業。那么,如何確立職業發展目標呢?我建議一個最簡單的也絕對不會錯誤的公式:你一直以來做得都比別人強的事情+詢問熟悉你的最成功最聰明的3個人=最適合你的工作。
5、你“向上”嗎?
上大學的時候,說實話,我完全沒有職業規劃和人生目標(那時候不流行這個),不過,我做到了“天天向上”:學習的時候,盡量提高效率;學電腦了以后,我一定要練習到打字飛快;上大四的時候,有別的同學開始準備出國,我雖然家里一分閑錢沒有,也不甘人后,把我家教所掙來的全部的錢都貢獻給了新東方(還有另外一個現在已經消失了的英語培訓機構),就這樣,美國我雖然沒去成,但托福和GRE學完之后,我一個國際政治系的學生竟然通過了英語專業八級考試。
在耐克面試的時候,HR問我:“Tracy啊,你電腦用得如何啊?”我說:“哦,用得不錯,我是我們班里打字最快的!需要我給您演示一下嗎?”當然,你可能會問:“難道一定要把打字練快嗎?”當然不。打字只是一個表象,它代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果你能在做小事的過程中不斷進取,你就能在未來的工作中不斷進取。這,就是名企的招聘哲學:過去優秀的+小事做得好=未來會優秀+大事能做好。
6、你跟著“大師姐”,還是粘著“小師妹”?
我的第一份外企的工作,就是我的師姐介紹的。我的老公,也是我的師姐介紹的。對在校大學生而言,師哥師姐就是最好的最有效的人脈資源。
需要指出的有兩點:其一,比你高兩級,甚至三級的師哥師姐,才是最好的人脈;而僅僅比你高一級的師哥師姐,在你開始求職的時候,可能自己還沒有度過職場迷茫期呢!你找他們求助,很可能要“執手相看淚眼,無語凝噎”了……其二,你的人脈,憑什么樂于幫助你?我極力建議大家,幫助你的師哥師姐求職,是絕對雙贏的好辦法。
你可以這樣做:1、幫助師哥師姐瀏覽招聘廣告;2、做師哥師姐的小組討論的陪練員;3、給師哥師姐做模擬面試的考官和評委。
7、如果你想做管理職位,你做過主角嗎?
我在大學的經歷“量”很少,但“質”頗高,因為我在那些經歷當中,都扮演了主角,而不是配角。就算是毽球隊的陪襯,那我也是場上的主角啊。演講比賽+辯論賽+回農村老家開辦60個學生的暑期英語班,這些做主角的經歷,對我加入耐克、柯達、新東方分別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有很多學員,履歷極度豐富,活動參加N次,然而,想進名企卻非常困難。原因很簡單,他在過去只扮演了配角,很少扮演主角。名企的招聘原則很簡單,干事的,進了企業也是最好的干事;做主席的,進了企業很快就能做管理。
所以,如果你想進牛企做牛職,你必須從大學開始,不停地當主角。
8、磨刀霍霍向牛羊
大學生最為困惑的一點,就是職業定位。職業市場上的每一份工作,都好比是一只只牛或羊,應屆畢業生非常困惑的一點就是:哪一只牛羊會更肥?的確,牛比羊肥碩,牦牛比黃牛肥碩,三百六十行的確有高下之分,這一點導致了無數大學生的茫然:我到底把目標定在哪一只牛羊身上?
但是,我來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應該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下面哪一件事情上?1、精挑細選一只肥碩的牛或羊(這個過程一定很迷茫,因為大學生不可能獲得太多親自觸摸牛羊的機會);2、磨刀霍霍!把刀子磨得鋒利,再鋒利!
大學畢業后,有很多出路,每種出路都是一只牛或羊,逮住任何一只都需要一些最基本的刀具:1、考研:英語要好,對某一門專業有興趣有見解(如果沒有,壓根別想考研),邏輯思維要強(要寫文章啊);2、出國:英語要好,計算機打字要快(新托福不都機考了嘛),對某一門專業有興趣有見解(如果沒有,暫時別想出國),邏輯思維要強(要寫各種essay);3、就業:英語要好(大公司的普遍要求),尤其是口語,計算機要操作嫻熟(要會使用excel做運算,要快速制作PPT),懂某一個行業,邏輯思維要強(在面試的時候要有條不紊地表達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