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跨國汽車聯盟新鮮出爐。1月15日,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與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共同宣布,雙方將組建一個業務范圍廣泛的全球戰略聯盟。
與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汽車聯盟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和以往汽車行業的車企聯盟不同的是,大眾與福特不會因為結盟而相互持股,而是通過成立聯合委員會來完成聯盟的管理工作。福特汽車公司CEO韓愷特在宣布結盟后的電話會議上強調,福特和大眾將繼續作為兩個獨立的實體各自運營。
根據雙方簽署的首份合作協議,聯盟將從商用車和皮卡起步,兩家公司計劃最早在2022年推出面向全球市場開發中型皮卡車型,并計劃隨后在歐洲合作推出商用車型。此外,兩家公司還簽署了一項合作備忘錄,將探索在自動駕駛、智能移動出行和電動車領域的合作機會。
也就是說,大眾與福特結盟,合作的重心是產品和技術,并不涉及資本層面。分階段來看,聯盟的合作第一階段先從商用車和皮卡開始,通過跨區域取長補短來紓解目前面臨的市場困境。但其長遠的目標是,面對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趨勢,通過深入的合作為汽車產業大變革做準備。
“以‘四化’為核心的新汽車變革正在重塑全球汽車行業,目前可以預見的是傳統汽車行業進一步整合。創新的成本壓力進一步加大,傳統汽車只有進一步提高性價比才能吸引消費者繼續購買,這都導致汽車行業的全球化整合,旨在全球市場取得最大的規模效益。”1月16日,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誰不變革都會死,決心從未如此強烈。可以看到,站在百年一遇的產業變革窗口期,無論百年老店福特還是全球銷量冠軍大眾集團,都已經產生了危機感。大眾與福特結盟,奏響了汽車產業新一輪聯盟的號角。
“抱團取暖”為市場紓困
全球汽車市場正經歷著至暗時刻,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全球最大的三個汽車市場連續多年的增長戛然而止,車市寒冬席卷全球。在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下,中國汽車市場遭遇了28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更加嚴格排放新規的推行,讓歐洲汽車市場自去年9月開始走向下行通道;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則讓美國汽車制造業成本高企,汽車價格上漲,消費需求暫時受到抑制。
嚴峻的市場形勢,讓福特和大眾兩大汽車巨頭有了充分的結盟理由。“大眾與福特的結盟關注于戰略協同和資源整合共享。大眾在歐盟和中國市場很強大,而福特在美國市場的地位比較牢固。兩者的結盟有利于雙方在這世界三大市場保持領先地位。”梅松林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福特和大眾均面臨著不同的市場難題。對福特而言,除了在北美地區表現尚可之外,在中國、歐洲、南美等主要市場的表現均不容樂觀。而大眾盡管2018年在全球創出1083萬輛的銷量新高,但在美國市場卻始終不如人意。
2018年,福特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最為糟糕。據福特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福特在華共計銷售新車75.22萬輛,與2017年相比下滑36.9%。其中,長安福特去年銷量僅為41.72萬輛,同比下滑49.5%,幾近腰斬。
不僅是銷量下滑,福特的盈利水平也堪憂。福特汽車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雖然當季度福特的營收同比上漲3%至376億美元,但凈利潤卻僅為9.91億美元,同比下跌37%。除了在北美地區獲得盈利之外,福特在其他主要地區均出現了虧損,其中,在亞太地區損失2.08億美元,在南美市場損失1.52億美元,在歐洲市場損失2.45億美元。
為走出全球范圍內的虧損泥潭,2018年7月,福特宣布耗資110億美元對公司業務進行重組。2018年年底,福特宣布將對其歐洲業務進行全面改革,包括關閉虧損的汽車生產線、裁員等手段, 以提高利潤率。
大眾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銷量同比微增0.9%,以1083萬輛的交付量創下了新高。但從其全球各細分市場的表現來看,大眾在多數市場均實現了微增,但北美市場是唯一一個出現下滑的市場。盡管排放門事件已經過去三年,但余波未消,大眾在北美地區并未有明顯好轉。2018年,大眾在美國市場銷售新車62.5萬輛,在美國市場銷量僅排名第9,銷量僅為通用、豐田、福特等企業的四分之一,甚至不敵現代、斯巴魯等車企,與其在全球第一的市場地位明顯不符。
“通過與福特結盟,更有利于大眾進入美國市場。事實上福特的皮卡在美國很受歡迎,從這點來看,大眾選擇了一個很好的伙伴。”1月16日,一位蔚來資本管理合伙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可以看到,大眾與福特結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齊對方在某些市場的不足,通過在不同地區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提升彼此在全球市場的綜合競爭力,緩解目前在不同地區面臨的銷量難題。
“競合游戲,對西方企業不足為奇。皮卡福特強、大眾弱,彼此雜交一個新品種可開辟空白市場。至于電動汽車等彼此都有些底子,彼此合伙研發分享省成本。總之,本著合作省錢的大方向找些合作項目一步步嘗試,走得通就能穩定一段,走得別扭就停。”1月16日,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對記者表示。
雖然大眾福特目前僅僅是從輕型商用車和皮卡領域開始合作,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合作順利,雙方的合作或將覆蓋更多車型。
行業新一輪結盟開啟
當然,大眾與福特的“強強聯合”,不只是為了短期內提升銷量這樣簡單。“雙方的著眼點應該是長期的結盟,但分階段進行,先從商用車和皮卡開始。合作順利的話,第一階段的合作有可能快速取得成效,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如果第一階段成功,接下來可以深入合作,甚至資本層面的結盟也是很有可能的,想象空間很大。”梅松林表示。
在穩固傳統汽車市場的同時,如何快速進入正在興起的電動車市場是雙方共同面對的難題。同時,面對汽車智能化和自動駕駛,車企也需要進入大量投入。
這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并且由于相關市場尚不成熟,短期的投入難以很快得到回報。然而,目前大眾和福特的資金情況都并不十分理想。福特在全球多個地區虧損,受“排放門”影響,大眾付出了高額的罰款,累計已經高達270億歐元。
“在電動車、自動駕駛、移動出行等動輒需要投入百億美元的新領域,則更加迫切地需要企業的結盟,一起分攤高昂的研發費用、分攤風險、資源共享。還能提高在供應鏈中的話語權。”亞仕龍科技CEO劉小稚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未來的汽車工業,沒有獨奏,只有合奏。”
事實上,為了應對自動駕駛、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新技術革命,車企正在轉換思路,開始主動向此前的競爭對手拋出橄欖枝。
2018年,寶馬和戴姆勒合并了出行服務,本田投資通用旗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連寶馬和奔馳這樣爭了一輩子的企業,都能握手言和,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可見,合作正在變成全球汽車產業的主旋律。”有汽車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汽車產業的大變革時代,產業的格局正在重構。而大眾與福特深度捆綁,通過結盟的方式,確實能夠起到更好的合作效果。但是,外界質疑的是,這些昔日的競爭對手們,是否真的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統一戰線,抑或在合作的過程中產生矛盾,最終分道揚鑣?
事實上,車企間的聯盟并不是新鮮事。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多數聯盟并沒有想象中美好。
1998年,戴姆勒和克萊斯勒合并為戴姆勒-克萊斯勒,但由于克萊斯勒的連年虧損,讓戴姆勒不堪重負,在維持了9年之后,聯盟走向了瓦解;2009年,因看中鈴木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大眾與鈴木結盟,但結盟之后雙方的關系惡化,雙方在2015年不歡而散。
目前,全球影響力最大的聯盟雷諾-日產-三菱的關系也不容樂觀。2018年11月19日聯盟的主導者戈恩被捕,讓這一超級聯盟的未來走向撲朔迷離。盡管日產、雷諾和三菱都紛紛表示,戈恩被捕不會影響聯盟的未來,但是外界已經明顯感受到聯盟內部的矛盾。
不過,與此前以股權作為關系紐帶的結盟不同的是,大眾與福特的結盟不涉及股權交叉。這也意味著,雙方不會有過多的利益糾葛。但這同時也意味著,雙方可以隨時解除合作關系。
“大眾和福特的聯盟,或許是為了電動化和自動駕駛而短期結盟。一旦雙方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突破,聯盟的關系很有可能因此而結束。”1月16日,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記者表示。
當然,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產業巨變到來前夕,新一輪的全球結盟已經開始。大眾與福特的結盟,對于中國企業同樣具有一定的啟示。
“中國車企不能逃離這一全球趨勢,尤其是當中國汽車市場停止增長甚至下降時,中國車企面臨的降本增效壓力陡增。好在中國車企過去一直關注自身的‘有機成長’, 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可以通過聯盟、合并、收購來贏得。當然,首先可以在國內市場尋找互補的合作伙伴,比如長城汽車和比亞迪汽車,雙方有很強的互補性。”梅松林表示。(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