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電子化注冊管理改革亮點及下一步規劃
添加時間:2018-06-22 11:41:23
瀏覽次數:
0
北京作為全國率先實施電子注冊系統的城市之一,為了方便群眾辦事,特別是加強“互聯網+公共服務”的功能的提升,早在2015年,在北京朝陽區率先實施了執業醫師的電子化試點。從試點到目前在全市全面推開、全面實施,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時在改革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驗驗。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從兩方面介紹了北京的有關情況。
截止到去年年底,北京市的醫療衛生機構有10986家,醫務人員大概23萬,其中執業的醫師是10.6萬,注冊護士12.3萬,北京市的人口是2000多萬,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比例在全國算是比較高的。
第一,電子化注冊工作的開展情況。
北京市應該是率先在全國開展了電子化注冊的工作,時間是2015年的11月,我們在北京的朝陽區電子化注冊試點工作。隨后相繼開展了護士、醫療機構電子化注冊試點工作,2015年11月,我們在朝陽區開展了醫師電子化注冊試點工作。通過兩年多的推進,建立了由醫師、護士和醫療機構電子化注冊系統共同組成的北京市醫政醫管電子化注冊平臺,并不斷地拓展工作內容,并陸續開展了美容主診醫師、知名專家和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的電子化備案。2017年5月份,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下發了相關通知,目前北京市的醫師、護士醫療機構電子化注冊已經在全市全面實施。截止到今年5月底,全市有10萬余名醫師、12萬余名護士完成了個人的電子化注冊賬戶的激活登記,激活率超過了95%以上。多個辦事事項實現了全程網上辦,最多跑一次,提高了工作效率,為辦事的群眾提供了更加便捷、更加精準、更加優化的服務。
二、 工作特點
(一)實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大幅提高審批效率。優化審批服務是電子化注冊的重要功能。電子化注冊系統同時開發了網絡端和手機端功能,辦事人可通過互聯網端直接錄入和核對信息,提交辦事申請,查詢辦理進度。系統對醫師、護士的資格、注冊等信息進行自動驗證,避免錯誤信息提交;行政部門可在網絡端對有關信息進行查驗并進行在線指導,大大減少了辦事人來回“跑腿”補正材料的困擾。借助網上流程,大幅減少和合并功能相似的材料,整合有關辦理事項程序,醫師注冊共減少辦理材料10項,護士單件申請材料件數從“5-20頁”精簡為“0-6頁”,辦事時間也大大縮短。剛才看短片的時候,里面被采訪的同志,在我們政府服務辦公大廳,歡迎媒體記者到政府服務大廳衛生計生窗口進行實地的了解。
(二)完善電子注冊檔案,強化自我管理主體責任。電子化注冊實施后,信息系統的用戶從行政部門拓展到全市所有的醫療機構、醫師和護士,實現了轄區內醫護人員執業生涯全周期動態管理。機構、醫師和護士在獲得更多信息和管理權限同時,也負起了更多自我管理的主體責任。通過信息系統,醫療機構可對本機構醫師、護士資格、執業、多點執業等信息進行查詢和統計,為加強內部管理、合理進行人員崗位調配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醫護人員可激活個人賬戶,查看自己的資格信息、注冊信息、歷史執業記錄等個人檔案,并進行學歷、畢業學校、任職資格、照片等信息的更新。以上措施使全市醫護隊伍的信息更加精準,靜態的檔案變成了實時更新的“活檔”,也大大調動了機構、醫師和護士參與自我管理的積極性。
(三)加強信息公示共享,促進社會共同監督。實施電子化注冊后,醫療機構、醫師、護士執業和許可信息數據進一步完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進一步加大了對行政許可和醫師執業等信息的主動公開力度,在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官網上建立電子化注冊平臺入口,優化了面向公眾的查詢公示功能,并在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增加了二維碼;群眾可以在北京市衛生計生委網站的“北京市醫政醫管電子化注冊平臺”欄目中查詢本市醫療機構、醫師、護士的執業注冊信息,還可以通過掃碼驗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真偽,全面強化了公眾對行業管理的參與共治和社會監督;在此基礎上,促進注冊系統與信用信息等系統的聯通,為跨部門聯合懲戒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礎。
(四)探索跨區域注冊試點,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為落實國家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合作不斷深化,醫療人才流動日益頻繁;政府部門轉變管理方式、建立更高效率的跨區域醫療人才流動機制已成為迫切的改革需求。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北京市與津冀衛生計生委聯合下發了在京津冀地區開展醫師區域注冊試點工作的文件,簡化京津冀地區醫師區域注冊要求,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快推動醫師、護士、機構注冊的電子注冊改革,實現信息共享、平臺共享,提高注冊和管理效率,為深入推進區域協同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和政策基礎。
下一步,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將繼續積極推進電子化注冊和網上辦事服務,完善系統流程、優化方案設計,提升服務和管理功能;以電子化注冊管理改革為突破口,積極構建配置合理、運行規范、監督有力的準入管理模式,為社會辦醫、醫生護士執業打通審批環節的“最后一公里”。(轉載自HC3i中國數字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