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nffkn"></samp>
      <tbody id="nffkn"></tbody>
      <menuitem id="nffkn"></menuitem>
        <samp id="nffkn"></samp>

        <tbody id="nffkn"></tbody>
        1. 好獵頭網-中高級人才獵頭網站!服務熱線:400-1801-668 好獵頭   |   登錄 注冊

          增量空間巨大,中國汽車市場進入新舊更替期

          添加時間:2018-05-15 10:50:22
          瀏覽次數: 0
          在5月11日-12日舉辦的第十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新能源汽車正在高速發展,我國汽車產業正處于開啟新時代、告別舊時代的更替時期,造車新勢力已不容小覷。中國汽車市場未來還有50%的增量空間。到2020年,自動駕駛可以實現L3級別量產。

          造車新勢力品牌已達49個

          與會專家認為,目前,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正在呈現新的特點:電動汽車正在經歷超高速發展時期;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由完全的政策推動向消費因素推動在轉變;非限購城市新能源汽車購買數量快速增長,預計2018年非限購城市新能源汽車銷售數量將占總量的70%。

          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認為,汽車行業正在處于開啟新時代、告別舊時代的轉折時期。新能源及相關能耗、節能、排放法規帶來的不確定性充滿了機會和挑戰,智能網聯汽車對汽車產品以及汽車產業形態和生態帶來巨大的變化和重塑,引發了傳統汽車企業和新造車勢力之爭。

          進入2018年,以蔚來、小鵬、威馬、拜騰、奇點等為主的一批新造車勢力進入投產時點,勢力已然不可小覷。據不完全統計,在新能源汽車注冊企業里,包括傳統和新進入者在內共有455家,僅新勢力造車品牌已經有49個。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認為,這種格局不可能長期維持和生存下去。汽車產業現在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各種復雜資金和資本跨界進入。“其中有一些人是真的想干這個產業,但也有一些投機者、攪局者,或者本身商業邏輯可能存在問題”,這些資本進來并不是真正的產業資本,將會帶來社會資源的浪費或者惡劣的競爭。

          車和家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表示:“90%的新造車勢力都不‘靠譜’。”他認為,新造車企業不應過度強調互聯網思維,造車企業如果不能依靠汽車本身賺錢,而是依靠利潤單薄的汽車智能軟件賺錢是不“靠譜”的。消費者對新造車企業的要求會比傳統汽車廠商更嚴格,造車新勢力最后能夠勝出的只有5家左右。

          零跑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江明表示,創新是造車新勢力在新舊勢力競逐中保持長久生命力的希望,“造車新勢力只有不斷地創新,跑在別人的前面,才有可能從小變大。汽車產業是長跑,要比耐力,需要10年、20年的時間去成就一個企業。”朱江明稱,“零跑的創新點就是所有產品都沿著‘讓乘坐者更舒適、讓駕駛者更輕松’這一理念去完成設計。”

          自動駕駛到2020年可實現L3量產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中國汽車市場是超大規模、高度開放的市場,自2011年以來,中國汽車需求年均增速為6.8%;2017年中國汽車需求量為2915萬輛,同比增速為3.5%,未來還有50%的增量空間。

          2018年被普遍認為自動駕駛商業化元年。對于自動駕駛未來的發展路線,中國一汽總經理助理董海洋認為:“自動駕駛分級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是漸進式,此前可以做完L1做L2,在L2基礎上做到L3。從L3到L4不是一個積累過程,而是一個跳躍過程。”

          對于自動駕駛何時會商業化,廣汽研究院首席技術官兼智能網聯技術研發中心主任黃少堂認為,現在世界上基本還沒有一種真正意義的L3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在量產。從時間節點上看,2019年底L3級別可以實現運行,到2020年可以實現L3級別量產。因此,大家都在瞄準這一商業化的時間點,到2022年將可以實現從L3到L4的過渡。“第一陣營基本上瞄準這個時間,各個主機廠都在拼搏。”

          安波福亞太區總裁楊曉明表示,處于第一陣營的主機廠和出行公司,一定會將核心數據掌握在自己手中。未來,汽車行業或許會出現幾大陣營,每個陣營都是一個數據生態體統,競爭在于由數據優勢形成的自動駕駛優勢之間的競爭。(來源:中國證券報)
          av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