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小伙伴都有過這樣的夢想,希望如果有一天,能夠把自己的興趣當成事業。可最后如愿的,卻只是一小部分人,這是為何。大家不著急,下面,大叔來和大家做以下分享。
首先,我們需要重新回顧一下商業的本質,即賣家誠心誠意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但僅僅是這樣就完了么,非也非也。
誠信二字,自當占據首位。畢竟,商業的頭等大事是信任,如果沒有信任,就沒有商業;其次,你的產品得有價值,那如何定義價值呢,在當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你的產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用戶的某個痛點才行;然后,關于產品和服務,則更多是商家長時間積累的口碑和品牌效應的積累。
除了以上三點之外,你的產品和服務得有一定的創意才可以。當下的商業更多的變成了一種體驗,比如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大V / 紅人電商,這就是典型的人格魅力體屬性;事件營銷,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突發事件結合自己的品牌做推廣,也許是一種借熱點的能力;品牌故事,就是一種場景式的營銷;再比如iPhone 7里亮黑色、Moleskine筆記本、LAMY鋼筆和星巴克咖啡,這就是典型的社交貨幣營銷;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會,以前咱們的父輩一輩子都在一家公司上班,那么一輩子遇見人的數量其實是有限的,即為數不多的同事。當下的我們也許也會是一樣,如果只讓自己局限在一個圈子里,那么認識的人自然也很少,說不定讀大學那會,你認識的人是你這一輩子最多的。
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就在于很多小伙伴一畢業,會慢慢的和以前的朋友減少聯系,并且只會和身邊的同事聯系,如果有幸能換過幾份工作還好,同事和朋友也會有所增加,不過人走茶涼的道理也會讓大家認識不到更多的人。大叔就曾有過這樣的例子,可自從全職從事這份事業以來,大叔在過去一年里認識的人數,也許比以前三年加起來的人數還多。
可現代生活充滿了變化,在當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少的人開始在一家企業工三年以上,而且對我們所在的企業的前途并不擔心,越來越多小伙伴們的更多追求,是努力創造自己的身份,而不是以前以群體的形式形成共同身份。在職場上,大家不一定會選擇拼命升職,而是會利用在職場中的前幾年的積累,去找到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業。
在當下的這個快速發展時代,定義我們身份的不再是我們的工作單位,也不是我們參加的各種社群和團隊,也許也不僅僅是家庭聯系,而是我們自己。越來越多的小伙伴通過創意來定義自己,比如成為自媒體人,或是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開工作室。當然,我們也會定義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消費、休閑和娛樂方式等。
隨著人們接受信息和資訊的方式從過去的統一接受變成分散化獲取,營銷的模式也相應變成了人們只會到自己信任的人那里買東西。縱觀我們那些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比如日常家居用品、家用電器和家具等等,在短時間內,我們也許很難再次更換。但是,對于一些能夠體現自我價值的產品,比如手表、手機、錢包、背包、鞋子、帽子、化妝品和飾品等這些,很大程度上會更換,有些更換的頻率還會很勤。這充分說明我們每個人都在無時不刻的追求自我價值。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是,可以你在某個方面的擅長,去為你的用戶提供解決方案,比如你的技術、閱歷和經歷等等。比如,幫助孩子更快的提高成績和幫助女人越來越漂亮這兩個大的話題,依然是各路商家追逐的焦點。
說了這么多,讓我們回到今天主題。
每個小伙伴對于興趣的理解都不同,也許是業余愛好,也許是一時興起的娛樂活動,也許是一種你擅長、但別人不怎么刪除的你的喜好……關于如何定義興趣,這個問題擁有10w+以上的答案。
在分享主題之前談到了這么多有關于商業的話題,是為了和大家分享,其實商業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難。以上的這些商業模式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了解,而如果你有自己比較擅長的興趣,比如你會的,其他人不會,這說不定就是你開啟你事業的動機,原因就是存在著信息差,即你知道,別人不知道;你會,別人不會。這就好像在90年代,如果你可以去廣州進貨,拿到你所在的城市賣,這是一個道理,只不過90年代體現的是價格差,而價格差也是信息差的一種表現而已。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興趣是不是可以成為事業,那也沒關系,咱們先在下班的時候去試試嘛,你可以以自媒體人或是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先干起來,記得幾點哈:
1、你的產品得滿足一群特定人群的需要,而且是要經過市場驗證的才可以,千萬別腦子一熱就辭職全職創業才可以,現在下班和周末的時間干起來;
2、興趣分為很多類,如果你的興趣是別人也會的,記得做出特色,千萬別模仿別人的,也別和別人打價格戰,記得誠信的做自己哦,要知道,你也是有自己的品牌的;
3、多看書,哲學、商業、文學、社科和心理學尤其推薦,因為里面的一句話,說不定都會給你很多啟示;
4、堅持,這一點很重要啊;
5、你的產品不是一步到位的,要不斷小步試錯、快速迭代才可以。當然,一切,都要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