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和個人所得稅如何改革?財政部部長肖捷日前撰文回答了上述問題。 樓市議題向來是民生焦點,而房地產稅問題又是焦點中的焦點。在房地產稅方面,肖捷首次提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征收房地產稅,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房地產稅制度。
“房產稅”與“房價”如何厘清關系成為正相關命題,無論民間還是政府都有著激烈討論。民間討論最核心的議題是房地產稅對目前的樓市和房價到底會有什么影響。而政府則需要完成稅改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管理。
此前業內達成共識的按評估值征稅首次明確。而圍繞如何估值,依然尚無定論。按理說,房屋的評估值應是房屋市場價值,而非房產原值即購房時價格,但由于近些年房價上漲較快,最終評估值很有可能推升納稅成本。
住房市場化,開啟了中國樓市近十年的大牛市。長期以來,一線城市及部分熱門二線城市,一直有可觀的人口凈流入;人往哪里走,錢就往哪里走,這些城市吸引廣義貨幣M2流入活躍;再加上大城市偏緊的土地供應,所以,這些城市的房價一直堅挺。
有專家建議,房屋評估值應該以市場價值為基礎,并適當低于市場價值,同時保持一定時期內的穩定。如果房屋估值過高,房地產稅征收是否可以給予折扣成為新的探索方向。
估值收稅能否有效“量化標準”與每一位納稅者休戚相關。自房地產稅傳言甚囂塵上,關于房地產稅的討論就無比細致,甚至具體到每戶多少平方米,家庭幾套房,試用什么樣的人群,以及不同城市可能不同稅率,這也與本次肖捷表態的“分步授權”相暗合。
不管問題如何討論,主流輿論私下都藏著一種焦慮情緒,最普遍的是擔心房地產稅形成新的稅收負擔,同時造成相當部分中產階層的財富流失,因此對于首次明確的估值收稅十分敏感。
圍繞房地產稅的焦慮和誤解很容易扭曲制度設計的初衷。房地產稅的設計本意是完善在此之前相對混亂的稅制體系,通過規范稅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從2015年開始,中央大幅推進不動產登記制度,目的也是為了最終規范稅制。
不斷重申頂層設計先要能夠澄清市場和民間誤解,更重要的是,如此重要的財稅政策的設計要更加審慎,要做好前期的理論配合和實地調研。
目前在幾個城市試點的“房產稅”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房地產稅,且效果并不理想,說明它與當下中國實際情況的匹配度可能還不高。眼下真正的房地產稅落地的預期越來越強,正是這項關鍵稅改完成制度設計初衷的關鍵時刻。(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