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牛做馬”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一名北京大三學生在來信中說:"今年我21歲,可謂年輕力壯,在HR眼里更是可以出差、干活、掙錢的好手。我的專業是會計,很多畢業生都去了事務所。我們這一行加班是出了名的,HR對男生的青睞可見一斑。在一次雙選會上,一法資事務所的HR看到我,交流后直言:好啊,我們就喜歡你這樣的年輕小伙......"
有意思的是,這位受青睞的年輕小伙不僅沒有沾沾自喜于HR的青睞,反而對這種疑似"出賣體力"的工作邀約產生了質疑。他繼續寫道:"她要我9月直接去工作,5000一個月。我沒去。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們給我的印象,感覺他們缺人,尤其是男人,去做牛做馬,干活。"于是他突然覺得很悲催,"這讓我心里挺難受的。現在,我們年輕,有人要我們,因為我是男生,不用休產假,可以加班,能出差、干活。可我也會老去,也會“奔四”。那時候職場就不要我了嗎?"
這封來信讓我強烈地意識到,時代變了。以前,如果在事務所工作的人提起沒日沒夜的加班,臉上一半是辛酸,一半是矜持--覺得哥苦嗎?切,你想來加班,人家還未必要你呢。是因為如今的加班沒有以前"貴"了嗎?
放眼短暫的一生,年輕力壯的時段實在太短,掄圓了算,不過20歲到40歲之間的20年。
既然年輕力壯的時段屬于人生中的頂級稀缺資源,如何把它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就成為一種個性化選擇。你當然可以過一種朝九晚五不加班、晚上回家打電玩的生活,也可以選擇進入事務所,趁年輕,趕緊加班,先熬得苦中苦,再熬成人上人。但每種生活都有代價,前一種生活看上去溫馨平實,但可能會有生存壓力,另外看到老同學功成名就后很可能會有點小小的不適;后一種生活則有點類似"做牛做馬",有時間賺錢,沒時間花錢。我有位高管朋友患了大病后,最近又重返工作崗位。因為療養所需的營養品十分昂貴,而他的病又有復發的可能,因此自嘲"我是拿命賺錢,拿錢買命"。這個例子雖然極端,卻形象地反映出成功的代價。還有,請記住--不是做牛做馬就一定能成功的。
所以,你決定把年輕力壯的歲月奉獻給什么,得看你自己是否喜歡。只有足夠喜歡,面對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時,才不會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