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離職場有多遠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信任不再是天上掉餡餅
讀書的時候,身邊的人際關系簡單,學生的身份也很簡單。實驗室里的同學需要合作,大家都是盡其所能地互相支持,沒有什么隱瞞和保留。
然而,進入職場后,我才發現這"信任"兩個字遠沒有那么簡單。加入公司不久,就接手一個總部的緊急項目,我作為分公司的項目小組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攻關。某天到了深夜1點,任務還沒有完成。進度卡在一個技術點上,經過緊急排查,我認為是總部那邊的系統出現了問題,于是要求進入系統內部跟蹤詳細的流程。
然而,總部的合作人員卻不允許我們這樣做,并以各種理由來搪塞。對于這一不可理解的搪塞,我感到很氣憤,與對方同事發生了激烈爭執。
事后,我的老板和我細談了一次:"做成事情固然重要,但是你必須明白事情的背后還有更重要的東西。這次合作雖然緊急,但它不過是個小項目。對于總部來說,與其是在要求我們做成這件事,不如說是在側面考驗我們的攻堅力量和核心團隊。像我們這樣的大公司,部門和層級很多,很難像一個小團隊一樣一下就獲得完全的支持和信任。你要學會做一個職業人,一個善于在不同環境中建立合作關系的人。"
這件事情之后,我開始改變自己在校園中形成的觀念,從一個個小項目做起,降低對對方的要求,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不對抗,永遠尋找交流溝通的機會。隨著一次次項目的成功,總部分給我們的項目也越來越重要,我和曾經爭吵過的對方同事,也成了真正彼此信任的好搭檔。
在職場中,完全的信任并不是默認的資源。信任必須通過實際行動去爭取。
從校園"大牛"到職場"孤牛"
在學校的氛圍中,要緊的事情無非是科研和考試,"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最重要的,技術"大牛"和全才一直是大家仰慕的對象。這種有些"個人英雄主義"的習慣同樣被我帶到了職場中。
初入公司的時候,我在一個小部門工作,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來推動,在學校中培養的這種能力對我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但問題卻接踵而來。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手頭的項目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復雜。由于我仍然堅持自己經手所有的項目細節,需要處理的事情便呈幾何級數增加,經常是大家都下班走了,我還在辦公室拼命工作。
有一次,老板單獨和我談:"你要是想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就要學會把工作更多地授權給合適的人。也許開始的時候,他做得不如你快,不如你好,但如果你總是想大權獨攬,事必躬親,喪失的將是更多的機會。"
靜下心來反思這件事情,我發現我失去的不僅僅是機會,在一個人埋頭工作的時候,我與同事之間也疏遠了。他們中很多也是初入職場的畢業生,同樣渴望作出貢獻、取得成功。我的"個人英雄主義"式的工作風格,從他們的立場看,就是傲慢、搶風頭、不信任、不合作。我完成了工作,卻失去了人緣。
恍然大悟之后,我開始主動和每個人交流,努力消除曾有的隔閡。此外,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把原來的工作進一步充實、細化,將我所有的資源主動與他們共享。在工作中,我留心每個人的特點和風格,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并借助他們的力量。慢慢地,我發現每個人都有很多優點。
哪些"好品質"會水土不服
學校的思想教育經常提到艱苦樸素,提倡簡樸的著裝。但是,如果一個學生進入了國際大企業,仍然將上學時的那一套行頭穿到公司來,無疑就是敗筆了。現在有一個說法叫"打造個人品牌",得體的穿著無疑是個人品牌重要的一環。在公司,你不單是一個獨立的個人,還代表著公司的形象。
學校提倡尊敬師長,現在大學生求職不易,往往進了企業就把自己的姿態放得更低,比如過于在意公司"老人"的想法,總是跟著他們的思路走。實際上,當新人度過了最初的"過渡期"之后,就需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來看待自己和公司前輩的關系。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創見和開拓,哪怕意見相左。
大學畢業后,朋友小張進入一家大型國企工作,在一個重大的項目中,因為合作方屢屢刁難,雖然做了大量工作,最終小張所在的團隊還是沒能完成艱苦的談判。事后,老總大發脾氣,還專門召開會議,擺出一副興師問罪的架勢。
見此情形,小張所在團隊的所有人都噤若寒蟬,只有小張有條有理,處變不驚,為自己的團隊進行了充分的辯護。
三個月后,小張被提拔為主管。再一年后,他已經成了這家大型企業的金牌經理了。
原來,小張這一看起來無視領導的行為,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關鍵時刻的挺身而出,不僅為自己團隊的領導卸下了沉重的壓力,也讓老總看到了事情的客觀全貌。更重要的是,當老總再向自己的上層管理者匯報時,也避免了被苛責的境遇。而且,小張的敢于擔當,讓幾層領導都看到了他的優秀和大氣的風格,他的職場發展,也就此踏上了起飛的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