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是怎樣的一群人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另類"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一個新名詞,其意義是主流之外的特別類群。例如"另類音樂" 、" 另類文化"、"另類新聞"、"另類網絡"、"另類電影"、"另類手機"、"另類趣味" 、"另類時尚"、"另類空間"、"另類羅曼史"等等。如同生有"另類生",藝術家有"另類藝術家"一樣,中產階級也有另類。
讓我們來看看中產者另類的面目吧。
"小資":最有希望成為中產者的人
在所有制意義上的階級中,與"中產階級"相近的是"小資產階級"。
在過去的教科書中,小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根據經濟狀況又分左中右三類。但無論他 們對革命的如何,這一群體中的大多數人最終同情和參加了革命的陣營,甚至成為革 命者。 盡管如此,然而作為一個政治意義上的"小資產階級",在幾十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它的 卻幾乎是悲劇性的。在急風驟雨的階級斗爭歲月里,"小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 級存在,雖然不是國家的主人公,他們仍然可以平靜地生活,并沒有失去什么,但是一旦被 命名為"小資產階級",把其明確地歸入其類,事實上就成了一個"異類 " ,就是可疑的、不潔的甚至是危險的。因此,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小資產階級"這個 概念在我國經濟意義不大,而更具有政治符號學的意義。但是,隨著"文革"的結束,改革 開放后在這一意義上的"小資階級"也銷聲匿跡了,代之而起的"小資"名詞也已經完全是 另一意義的概念了。
如同"中產階級"一樣,今天小資的概念只是一種時尚話語而不是政治話語。
(1)"小資"是怎樣的一群人。
"小資"們是怎樣的一群人?"小資"情調又是個什么東西?什么人被稱為"小資"?什么 人又自稱為"小資"?事實上,在這個"小資"情調像春天的綠色一樣日益蔓延和日益擴張的時代,并不是什么人 都可以稱之為"小資"的,所謂的"小資",有一些硬件水準。
首先,大部分"小資"是有文化有修養的人。
他們一般都受過高等,受過一些歐美文化的熏染,英文未必很棒,但口頭禪里一定時常 夾帶幾句。
其次,"小資"的經濟基礎在中產階級邊緣,高于普通民眾。
大部分"小資"是一般工薪階層,有比較穩定的和收入來源,但是經濟收入沒超過中產 階層的上限,他們未必都有車有房,但是也有的是住公寓,打出租車的。 這是"小資"的硬件水準,當然僅僅有了這兩個硬件還是不能算"小資","小資"最重要 的軟件就是"小資"所特有的品位、情趣、格調,也就是被稱之為"小資"情調的東西。對 此,我國久負盛名的青年刊物《中國青年》雜志有精彩的描述,我們引摘如下:
①"小資"們是喜歡穿休閑服的,在非工作狀態和非正式場合,總是要穿品牌服裝,但很少 有人會穿Adidas和NIKE那樣招搖的大眾名牌。
正像《格調》那本書里所說的,"小資"們認為,只有貧民才喜歡那樣標榜自己,"小資" 們是有格調的,"小資"不是城市貧民,所以"小資"不選大眾名牌,他們選擇的是一流品 牌的二線產品,這不僅是他們的服飾標準,也是他們選擇一切生活用品的通用標準。既要躍 升于大眾之上,又儼然與暴富分子劃清界限,限于經濟基礎,又無力追逐超一流品牌。這正 是是典型的"小資"情調之一。 ②"小資"們一般都會有些固定的喜好與習慣。"小資"有的喜歡咖啡,有的喜歡雞尾酒。 無論是哪一種,他們的喜好通常固執而與眾不同,"我只喝那種放冰塊的苦咖啡","這種 Pisa我只在一家店里才吃",這是小資常用的句式。典型的小資要么對星巴克、三里 屯酒吧街喜愛到依戀與沉溺,要么厭惡到不屑與不齒,并且 表現出一種對自己喜好有習慣的固執與狂熱的。
③"小資"們比較鐘情于藝術。他們喜歡珍藏的DVD,喜歡看美片,而且只看英文原聲 的,絕不看中文配音的。資深的"小資"則只愿意談談黑澤明,說說《紅》《藍》《黑》三 部曲,討論一下法國意大利的藝術片 ,而不屑談好萊塢;暢銷書和大眾藝術,他們不屑一顧,只談村上春樹,懷舊的會翻出梅里 美和瑪雅文化;他們未必懂歌劇,但他們總愛說起《公主徹夜無眠》,總是站在主流與大眾 的邊緣和角落里。 ④"小資"不屑與流行為伍,在流行到來的前夜,他們是著力追捧者,在流行的巔峰到來之 時,他們又成為流行的唾棄者。
⑤"小資"們也要為生計奔波的,但絕不會把這些掛在嘴邊,所以小資們大多是憂郁和含蓄的,他們本質上向往穩定的生活,但又經常把自己裝扮成漂泊者和流浪者。
概括起來,所謂的"小資"情調,其實,就是一種固執與狂熱,邊緣與非主流,憂郁與含蓄,并以此來標榜他們的與眾不同。
這就是"小資",他可能是月光下一個憂郁的詩人,可能是酒吧里一個狂放的歌者,也可能是寫字樓里一邊品咖啡一邊整理文件的。 21世紀是一個"小資"盛行的時代。"大海,美酒,,拼命工作"是新時代中國"小資 "的生活寫照。總之,我國的"小資"應該是一些這樣的人群--他們講究的是中產的生活水準,但經濟實力不夠,然而他們還是"打腫臉也要充胖子";他們盡力追求時尚和優質生活水準,如果達不到也會偶爾一試,并引以為傲而鄙視他人;他們鄙夷著中產的古板,但自身的創意也不夠,只好跟人家一樣每天按部就班去公司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