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距離不在于工資的數字
添加時間:2017-11-27 00:00:00
瀏覽次數:
0
文/恰巴
之前一篇很火的文章《窮人都是省出來的》被轉瘋了,我也把文章轉到了朋友圈,有時候在朋友圈轉發不是為了 mark下來覺得對自己有價值,而是我想讓某些特定的人看到卻不能光明正大地一對一發給 ta,因為有些道理本身講出來會顯得有點沒禮貌,就比如上面這一篇,很容易造成看不起對方的不必要誤會。
前段時間一位好友有點苦惱說他貌似得罪了他的同事,他倆在爭論功利主義跟權利主義執是執非的辯題上聊到社會資源分配一說,他隨口說了一句 "難道你窮你有理了? "其實常人一聽就知道這個所謂的 "你 "不具備任何指代性,然而他的同事恰巧是個農村背景的窮小伙,一句話就這么結束了一場本來實力相當的舌戰。要說到現在的社會地位,同事之間拿著相當的工資,處在相當的平臺,卻對言辭痛點的反應懸殊,真是說句話都嫌費勁。
我工作幾年了還是一分錢也沒剩下,但我的每一分鐘都活得很好,就是那種知道下一秒世界末日也能笑著死去的活法。在公司里我有一個關系較好天天結伴跑廁所的同事,她跟我一樣 "出身貧寒 ",來自湘西的農村,家里現在還是靠燒柴火做飯,回一趟家要在大山里兜轉好幾個小時。她是個節省到極致的妹子,租住的地方在城中村環境很惡劣,我曾經還看過她連續一周每天只吃自己做好帶過來的米飯和白菜,老實說我真的看了很沒食欲。不是說自己站著說話不腰疼,當我有次無意中看到公司的工資條列表后發現她工資比我高,我就真的不懂她為什么不嘗試更輕松一點的生活方式。別人在外面一頓飯錢,她就能平攤到每天多吃上一個肉菜,真的有必要為這點錢讓自己吃苦么?后來我了解了她的經歷,因為父親離世上學常常面臨欠學費的困境,很小的時候就要攥著衣角獨自戰戰兢兢站在班主任面前求她再寬限一段時間,偶爾還會有不懂事的同學對她指指點點。這個年紀輕輕的 90后已經有了定期存款的習慣和決心,她的存款對我來說算得上是個小富婆,但她的貧窮是來自內心深處的,那里像有個冰庫一直在發冷,告訴她只能靠自己,一定要備足糧食去面對可能突如其來的絕境。
而我呢,我出生在南中國一個人口不到三萬的海邊小鎮,三面環海一面臨山,有點與世隔絕的意味。初中以前我幾乎從來沒離開過那個 "破地方 ",在那里你甚至感覺不到階層的存在,因為那時幾乎沒有同齡小孩穿著帶牌子的衣服,就算有也不會有人知道,因為看不懂。腦子里不存在牌子的概念,我們只知道我穿的是紅色的你穿的是白色的他穿的是藍色的,僅此而已。現在大城市的各校方推說穿校服是為了避免攀比心理,我們估計都省了這事兒了。當然我覺得避免攀比心理純屬扯淡,這種對比是打從心里生出的,是觀念指導行為,而不是通過簡單的明令禁止就能扭轉觀念。你外套統一了,難道能剪掉街上那些 "不小心 "露出的 ck內褲頭么?
雖然我是窮小孩堆里的一員,但我從來沒有低人一等的感覺, "自我感覺良好 "得簡直喪心病狂。首先因為小鎮這個池塘把我圈養得很好,沒有鯨魚的捕殺,沒有色彩斑斕的熱帶魚游過來顯得我很丑。我的目光所及是縣級頂多市級的小世界,因為老家靠海資源豐富還比周圍的小鎮富余得多,每次說起自己是XX鎮的,自豪感炸裂得像是08 年的劉翔。說到這里估計大家都覺得這小孩長大了要往無知跟鼠目寸光的方向發展了,然而并沒有,因為我有一對幫我營造健全體魄和樂觀心態的父母,就算爸爸拿的是很低的公務員工資,除了確保我日常的衣食住行無憂外,從來沒有多余的錢帶我去旅行增長見識,也不能讓我像其它小孩那樣從小就學鋼琴舞蹈自我增值。他是個普通知識分子,擅長畫畫書法,很小的時候我每晚就躺在他的懷里聽他講笑話故事。直到上大學,我才知道原來 lv比 zara貴好多,原來我父親是個連一件衣服都買不起的窮光蛋。然而我的大學,身邊全是于我而言很富有的朋友,她們去大商城買衣服的時候我常常連試都不想試,因為我知道好看也買不起,但是我從來不羨慕不嫉妒,因為父母給我的教育是該有的總會有,我注重當下自己活到了力所能及最好的狀態就好。閨密家庭條件優越,有次她爸爸從老家飛來學校看她,他突然問我 "XX,你會自卑嗎? "這句話我一直記得,并沒有抱持任何負面的成分,我只是在想,是什么原因讓這位我非常尊敬的長輩問出這樣的問題,就因為我是窮地方來的,我拿的是很落后的手機,我穿的是路邊攤,所以他覺得我應該會自卑,所以我自卑是 "水到渠成 "的?當時我那句堅定的回答 "不會,從來沒有耶 "在記憶里也還是擲地有聲。
《變形記》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把差距造成的戲劇效果當一場戲劇來欣賞。我曾經也作為一個局外人沉溺在這種看似合理甚至必然的劇情當中,直到有次我機緣巧合得到了《變形記》的一期拍攝腳本,而且是對我非常有觸動的一期,我發現腳本上面連人物的反應表情都仔細注明了。的確,我們看的真的是戲,但如果說我們能如此入戲,是不是就意味著編劇對這種差距的解讀其實符合大眾的認知呢,是不是這就是經我們認可了的理所當然的現實?
"聽了一堆大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我講了這么多,可面對出身階層和那些我們無能為力的先天困境,還是只能一臉懵逼。有些距離不在于日后你拼命追趕就能超越的工資數字,是那些從你出生就被父母階層地位定性了的先天 "基因 ",再加之后來漸漸又被他們的思想素質加深了的后天塑型。我們沒有一按就能重啟人生模式的魔法按鈕,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多看看書里現實中接觸不到的東西,武裝自己的腦袋,起碼就算掙不到錢帶我們的小孩去環球旅行,也還能有信念和思維的力量,去裝飾他們精神的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