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建:休學就業,大學生的“就業苦藥”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昨日,教育部正式公布近日印發的《教育部關于做好2015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高校要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鼓勵扶持開設網店等多種創業形態。同時,高校要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創業模擬等實踐活動。根據今年公布的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將力爭在4年內引領80萬大學生創業。
曾幾何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是我們的治學箴言,而如今,“休學創業”的提出,恰如對以前治學方式的推翻,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而如此大尺度的教育改革,不是大數據分析的結果,而是嚴峻就業形勢倒逼下的無奈之舉。2004年是280萬大學畢業生,然而,到2012年是680萬,再到2013年的700萬,再到2014年“史上最難就業季”的727萬。在這年復一年的“史上最難就業年”的就業洗禮下,甭管是拼爹、拼能力還是拼美貌,只要是能就業,就是勝利,而教育部的這個大尺度改革,正是既有華麗外表—“創業”,更有實用性—“就業”,打的咣咣響的好算盤。
創業,聽起來就令人心潮澎湃。從個人發展來看,以休學創業的先師“比爾蓋茨”為榜樣,以中國未來的“馬云”為目標,甚至還可以用“雄鷹正是通過搏擊長空才成為天空的征服者”來激勵自己。在理論上,這種以創業實踐為檢驗人生價值、能力的唯一標準的“野養”教育,正是對當下專業理論與就業現實脫節、象牙塔“圈養”教育的有力回擊。而在政策制度上,內有大學里的一對一創業培訓,外有創業培訓、工商登記、稅收減免等各項優惠政策。在4年內引領80萬大學生創業的“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下,中國“比爾蓋茨”夢工廠正式起航,“馬云”批量生產指日可待。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然而,休學創業,真的就像看起來那么美嗎?
大學生創業成功是個小概率事件。2010年,據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創業中心不完全統計,在包括天津在內的許多個城市,創業成功率只占全部創業大學生的1%。而在同一年的南方日報中提及,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平均為3%,但不管是1%,還是3%,都屬于統計學中的小概率事件的比率標準。小概率事件,表示某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認為該事件不大可能發生了,又叫做不可能事件,所以這不在人們理性選擇的范圍。當然,這也與我國的創業環境、人們的創業意識、政策諸多方面缺失有關。
當然,你可能會說,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有專門的一對一創業指導、稅收減免等政策優惠,自然不可同日而語。真的是這樣嗎?近日,中國創業智庫理事長、清華大學DMC創業教育項目核心專家趙延忱透露了兩個多少讓人有些遺憾的數字—最早嘗試開辦“創業先鋒班”的一所知名高校,畢業5期學生,畢業生創業人數為“零”;2012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創業相關院系的兩所大學,如今學生臨近畢業,選擇創業的人數也是“零”。如此專業的“創業先鋒班”無人創業,恐怕更是對創業艱辛、不易成功的理性選擇。因此,即便有專業的一對一創業指導、政策優惠,一樣難掩創業成功的不可能事件的實質。
因此,筆者認為,看似前景喜人的中國“比爾蓋茨”夢工廠,實則是嚴峻就業形勢下的一劑“就業苦藥”,不是所有人都靈的。這里,既有我國教育只開辟了成績飛奔的單行道問題,也有創業環境不成熟、創業意識不敏感等諸多原因,因此,創業有風險,休學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