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捧鐵飯碗的國企技術員,到臺企HR,然后去日本留學、移民新西蘭,再回國進入外企擔任HRD、人力資源副總裁,蒂森克虜伯電梯(中國)首席人力資源官陳敏曾創造過只用半年時間便從人事科副科長、科長,到總經理助理的火箭般晉升速度。
每一次跳槽前,陳敏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么、目標在哪里、何處需要提升什么。這也成為了他職場成功的秘訣之一。
1992年,陳敏還是一名國企的技術人員,一次個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一家剛剛進駐上海的臺灣企業,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力邀陳敏加入。于是,那一年他便辭去國企工作,作為最早的團隊成員之一,加入了這家臺企工廠。
從找場地、辦手續開始,到人員招聘、培訓……沒有明確的崗位,也沒有具體職位,甚至沒有明確目標……就在這樣多的不明確中,陳敏開始了他最初的人力資源職業生涯。
非常強烈的動機
“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名職業HR經理人,但我不是科班出身,此前也沒有接受過相關培訓。”1992年進駐在陸的臺企并不多,“人力資源”還未成熟,也找不到相關書籍,完全靠自己摸索,凡事均要親歷親為。
老板從臺灣帶回來兩本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書,被陳敏奉為寶典,書里教授很多方法案例,他都要認真揣摸其中的道理,然后在企業里實施,不斷學習、不斷嘗試。好在老板比較放權好在老板十分授權,信任他,讓他試驗讓他大膽放開手腳。自此,技術出身的陳敏算是一只腳邁進了HR的門檻。
雖然拿的薪水比過去多了幾倍,但工作非常辛苦。陳敏家就在上海,但他每天都吃住在工廠,周末也不回家。老板是臺灣十大優秀企業家之一,對下屬極其嚴厲,陳敏幾乎天天被訓,“每次被訓完罵完,我都想辦法下次不要再被訓,當時真正的想法就是下次不要再被訓了。”
“如果沒有強大的動力,不是依靠自己強大的內心和強烈對于專業的熱情,我相信一般人是很難支撐下去的。”陳敏被訓罵了大半年,與此同時,他陳敏也在這半年里快速成長。
愿景可以是方向,也可以是績效目標
陳敏輾轉過很多企業,之前的國企、臺灣公司,如今的美聯鋼構、杜邦、蒂森克虜伯、杜邦、美聯鋼構……一路上他都在學習、研究。
他說,HR了解業務、了解人、了解商業,可以驅動商業可以幫助業務的發展,HR不能只看到有完整的人力資源模塊就認為的職能看似很完整了,但是卻還不夠但其實遠遠不夠。
HR其實可以驅動這個業務的發展,通常HR也會了解這些基本模塊東西,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把所有HR的東西模塊整合在一起,只有親自見識過那些好的公司,認識他們完善的人力資源系統,如何緊密環環相扣,才能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從HR的角度,如果你對人力資源不了解,那么必須擁有自己的長處,只有對自己的專業經歷過深度的剖析,才能把握重點,這是一名專業的HR必須擁有的技能。很多人認為隨著人力資源的發展,從事這一行業不必從一些基礎性、事務性的工作做起,一樣可以非常出色的成為領導者。我想說的是,這只是特例,并不具有普遍性!”
陳敏說,一直以來他的目標都很清晰。他就是要學習管理,所以選擇去有更好管理方式的日本留學,然后又有機會從日本轉到了新西蘭,在新西蘭的他依舊沒有放棄對管理的渴望。
2000年,國內互聯網開始革命,盡管如此,再次回到國內的他仍舊選擇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一開始進了一家和互聯網相關企業的HR,差不多一年之后就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整個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于得重新適應國內的環境,如何快速適應業務的需要也是人力資源路上的重要一程。
欲成優秀領導者先“把手弄臟”
“好的HR領導者不但要了解業務,還要親自參與業務”。陳敏最初服務的那家臺灣企業,規模并不大,100多人的樣子,他所在的部門是管理部,但除了財務外什么都要做,包括進工廠車間學習技術,他甚至還擔任過工廠的副廠長。
正因為有了這樣一些經歷,才鍛煉了他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的習慣。“如果你僅僅把人力資源做得很好,對企業的幫助其實是微乎其微的。”
因此,一名優秀的HR必須去思考人力資源以外的、更深層次的問題,例如從企業安全運營的角度看,員工需要什么樣的培訓?從市場環境和企業未來戰略考慮,當前需要招聘哪些人才并可以與未來相配合?
除此之外,好的領導者要有一套獨特的方法論。
“每件事情、每個領域都有其核心所在,你必須要有一套自己的獨特方法,即快速找到問題的切入點、抓住問題的核心關鍵。”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后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from 海明威《老人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