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工作單位時 參加居民醫保千萬不要斷檔
添加時間:2017-11-26 23:59:50
瀏覽次數:
0
沒有工作單位時,參保人員或檔案托管參保繳費,或參加居民醫保,一定不要出現斷檔的情況,以免導致無法正常享受醫保報銷待遇。這是記者日前從環翠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了解到的。
這段時間,市民李先生一直很苦惱。原來,李先生的女兒小李去年大學畢業,回到威海后,因為工作單位暫時沒有落實好,小李就沒能參加職工醫療保險,想等找到用人單位再說。而這期間,小李也沒有到辦理居民醫保參保手續。一個月前,小李突然生病住院,前前后后花了十幾萬元的醫療費,然而,因為沒有參加職工醫保,居民醫保也處以停保狀態,小李所有的醫療費用都需要自己“買單”,給家庭造成了精神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
無獨有偶,環翠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社保經辦工作中,也曾遇到類似的情況。外地人劉先生和妻子工作調動到威海時,7歲的兒子也隨同轉學到了威海。因各種原因,劉先生和妻子遲遲未給兒子辦理居民醫療保險,后來,兒子患了重大疾病,巨額醫療費用讓一家不堪重負。
“醫療保險繳費中斷3個月重新繳費的會產生醫保免責期,即重新繳費之日起,3個月內無法享受相應的醫保報銷待遇。”環翠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綜合服務中心相關工作人員提醒說,像李先生女兒這種情況,在畢業前屬于居民醫療保險參保范圍,發生的費用可在參保地報銷。畢業后還沒有在用人單位就業的時候,可以進行檔案托管,通過自謀職業的方式,由個人參保繳費。如果是沒有參加職工社保的能力,也要及時參加居民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因為以后個人有條件參加職工社保時國家有相關的轉接規定,總之,中間一定不要出現斷檔,否則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風險。“有參加職工醫保已經停保的參保人員,要及時到經辦機構辦理停保手續,再到社區勞動保障站辦理居民醫保接續。”這名工作人員說。
政策解讀
普通門診慢性病最高報1000元
居民醫保制度除住院報銷外,還建立了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制度,納入門診統籌的病種分為普通門診慢性病和特定門診慢性病兩類。
一是普通門診慢性病。參保居民經鑒定患普通門診慢性病的,可在參保地定點醫院治療,發生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起付標準為100元,起付標準以上的費用報銷比例為60%,一個醫療年度內,按照一檔標準繳費的,最高支付限額500元;按照二檔標準繳費的,最高支付限額1000元。
二是特定門診慢性病。患特定門診慢性病的,須在參保地選定一所特定門診慢性病定點醫院治療,發生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起付標準為300元,按住院標準報銷。其中,治療定額結算病種的,按定額結算病種的有關規定執行。
居民醫保繳費標準分兩檔
我市行政區域內未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都可以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具體分三種:一是一般居民,為具有本市戶籍且年滿18周歲的農村居民和城鎮非從業居民;二是未成年居民,為城鄉托幼機構在冊兒童、中小學(含中等職業學校、技校)在校學生和其他具有本市戶籍的未滿18周歲居民;三是高校學生,為駐威普通高校、高職院校全日制在校學生。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執行全市統一籌資標準,按照個人繳費和政府補助相結合的方式籌集。居民個人繳費設一檔和二檔兩個檔次。一檔為每人每年80元,二檔為每人每年230元。一般居民可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和醫療保障需求,任選繳費檔次,并享受相應檔次的醫保待遇。未成年居民和高校學生統一按一檔繳費,享受二檔繳費的報銷待遇。政府補助為每人每年330元。城鄉醫療救助對象、撫恤定補優撫對象和重度殘疾人、貧困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參保繳費,各級政府按相關規定對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或者部分補助。